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懂得好好說話的孩子,人生是會開掛的!

懂得好好說話的孩子,人生是會開掛的!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世界上每一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懂事、情商高,處處受人歡迎......然而很多家長卻沒教會孩子懂禮貌、如何去好好說話。

中午在外面吃飯,因爲是用餐高峯,店裏的座位幾乎全滿了。

這時進來一對母女,媽媽見人多一直來回在找位子,女兒看到我附近有空位,就大聲對她媽媽說:“你個笨蛋,不是告訴你外邊有座位了嗎?還像個沒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找!”

我被女兒的氣勢嚇住,擡頭打量起那對母女。

女兒不過7、8歲的樣子,長的很可愛,而媽媽顯然對女兒這種說話方式已經習以爲常,不急不惱,還笑眯眯地坐了過來。

還有一次,吃飯時遇到祖孫倆,爺爺帶着一個5、6歲模樣的小男孩。

小男孩開始說口渴了讓爺爺去倒水,一會兒說水涼不行,一會又說水燙了,讓爺爺重新去倒。後來又說要吃包子,豆沙、三丁、蘿蔔絲……每種口味都讓爺爺輪流去買了個遍,完全一副使喚命令的作派。

爺爺在門口跟熟人聊了兩句天,小男孩就在裏面尖叫,飯也不吃跑去外面拉爺爺回來。

我知道,也許女兒說媽媽“笨蛋”並沒有惡意,也許小男孩跟爺爺的感情比爸爸媽媽還要好,但如果換成是我的孩子,估計我還是不能接受。

也許是因爲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接受批評,就會換來一句“忠言逆耳”的大環境中,所以就算身邊人說兩句難聽話,也不應該放在心上。

久而久之,我們都習慣了對身體最親近的人口無遮攔,頤指氣使,說好聽點是“沒把你當外人”,但被親人這樣對待,心裏還是會有不被尊重的難過和憤怒。

這就是所謂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0-6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敏感期,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都是語言模仿的天才。

ALEX同學從小就喜歡聽各種故事,比如他聽《西遊記》,會學着沒大沒小地說“你孫爺爺在此”,還會對上樓沒他快的外婆說“外婆看來你功力不夠,還得繼續修煉啊!”

小孩子說出這種話,乍聽上去很逗趣,大人通常也只是哈哈一笑,不會放在心上。

但如果把這些話拿到幼兒園、學校去說,甚至將來步入社會,對同事領導去說,可能說者無意,聽者就會有心了,至少聽上去是會令人不快的。

也許很多家長可能覺得,我就是喜歡孩子的天真爛漫啊,幹嘛一定要讓他們像大人說話那樣,謹小慎微,那樣多無趣,一點童真也沒有了。

每一對父母因爲自己的經歷和所處環境的不同,對於自己孩子的期待也會各有不同。

比如,有的父母希望孩子身體健康,所以天天讓孩子鍛鍊身體。有的希望孩子能彈一手好琴,所以天天都花時間來練習。

不過,讓孩子受人歡迎,人生的道路時常有貴人相助更加順遂,應該是所有父母的心願。

但這些就不能僅僅靠強壯的身體和超凡的才藝來達成了。

懂得好好說話的孩子,人生是會開掛的!

那些不注重禮貌,不會說話的孩子,就算爸爸媽媽每天們把他們打扮得漂漂亮亮,惹人喜愛,可一旦出門跟人打交道,還是沒辦法靠打扮來贏得掌聲。

而那些懂禮貌、會講話、也知道正常社交禮儀的孩子,在這方面肯定要比其他孩子佔優勢。

教孩子好好說話真的這麼重要嗎?

爸爸媽媽不妨回顧一下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經歷,是不是經常會遇到諸如:報告、開會、道歉、演講、傾聽、訴苦……這樣的場景。

這些場景都有一個很關鍵的核心,就是“你該怎麼說話?”

什麼場合該說什麼話?

對待不同的人,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

有沒有能力去想象聽你說話的人是什麼心情,又想聽到什麼?

所以那些說話能切中要害,打動人心的人在這些場景之中,總是能夠脫穎而出。

另外,最關鍵的一點是,把說話練好,是成本最低最划算的事。

也許讓孩子變得受人歡迎,可以有很多種方法,比如,練肌肉、練唱歌、整形、賺大錢等等。

但這些都需要付出昂貴的代價或是冒極大的風險。

而學說話則省事的多。

蔡康永在他的說話書《蔡康永的說話之道》裏,列舉了一個金庸小說裏的段譽的例子。

段譽最愛練的武功是“凌波微步”,因爲它既不必練氣、也不必舉重,只要一直練走路就好了。

反正本來每天就得走路,就走他個爐火純青。

結果段譽就靠着這“凌波微步”,消災解難,躲過了無數次大劫,還娶到了女神王姑娘。

同樣,

教會孩子好好說話,比起讓孩子學鋼琴、練書法、做運動,簡直就好像是輕輕鬆鬆掌握了一門神技。

會說話不僅可以爲孩子雪中送炭,同樣也可以爲他們的人生錦上添花。

有的孩子本來長的就招人喜歡,如果能夠再懂得一些說話的技巧,人生一定就像開掛了一般,走到哪兒都受人歡迎。

這裏教孩子好好說話的第一法則就是,多說稱讚別人的話,哪怕這些讚美只是你轉述別人的看法。

舉個例子,

ALEX同學算語言發展比較好的孩子,但上課有點坐不住。

所以只要老師稍微對他有點正面評價,我都會第一時間轉述給他。

比如,老師說今天上課能多坐幾分鐘了,我就會對他說,“今天接你的時候,老師表揚你了。說你今天上課坐得端正,還經常舉手回答問題……”

當孩子聽到我這麼說,心裏肯定很開心,並由此會對那位老師也產生好感。

而老師呢,就算孩子去問老師,“XX老師,你是不是覺得我最近上課表現得很乖啊?”

相信老師也不會否認,因爲下意識裏孩子之所以會去這麼問老師,肯定是希望得到關注和表揚,即便是以前課堂上有點頑皮,現在也會更加努力的表現自己。

老師當然樂意看到這樣的結果,她幹嘛要否認呢?

懂得好好說話的孩子,人生是會開掛的! 第2張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讚美的美不一定要故意去捏造,但如果真的聽說,家長也一定要樂於轉達。

因爲這樣做實在會讓聽的人很高興,氣氛會很好,而且聽起來,比你自己一味說一些空洞的表揚,要可信得多了。

天生麗質的孩子,在人際交往方面肯定是天生就比較討巧。

可即便長的不怎麼漂亮可愛的孩子,只要能夠懂禮貌,好好說話,也會比較那種徒有其表的孩子更受人歡迎。

因爲,除了明星不會有人因爲你的美麗而感到滿足,相反你待人和氣,說話得體,反而可以使自己贏得更多的朋友。

這裏要教給孩子好好說話的方法就是,不要把自己的喜惡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比如,幾個朋友一起相約去動物園玩,孩子卻因爲害怕暈車不想去。

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教給孩子,不要把麻煩留給別人,要在自己手上先解決掉。

所以,即便要拒絕,也應該回答,“下次再約我跟你們去吧!因爲坐車時間太久,我會暈車。 “而不是”因爲我暈車,所以不想去。”

同樣的話,換了個順序講就會順耳的多,下次別人再約,還會想到你。

在心理學中,一個人“好好說話”的能力被拆解成更爲細緻的部分,包括用詞、表情、肢體語言、情緒控制的方法等,它們與人交往的各種能力,統稱爲“社交力”。

社交力雖然是一種技術,但並不複雜,只要好好理解、並加以練習,每個人都能掌握。

這跟孩子們學習騎自行車是一個道理。

剛開始的時候雖然握着龍頭的手、踩着踏板的腳都很生硬,但只要反覆加以練習,最後都會成功,騎得很流暢。

讓孩子學習社交力也一樣,開始的時候是照着樣子模仿、練習,最後也會跟在跟朋友相處時自然地運用的。

之所以讓孩子學習包括“好好說話”在內的社交力,是因爲從幼兒園開始,孩子們每天都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集體中度過。

它能使孩子跟同學老師的關係相處更融洽,感覺更快樂。

在快樂的地方成長,孩子們的能力會很好地得到發揮,學習的慾望也會不斷加強,知識也就吸收得越多。

而相反,如果因爲自己不會說話,跟其他小朋友相處得不好,甚至遭到朋友的排擠或者無視的話,孩子們會變得無心學習,慢慢也會覺得去上學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更嚴重的還會覺得“失去活下去的意義”。

雖然從小就應該教孩子好好說話,但在6歲之前,並不建議讓孩子學習市面上的成人說話技巧書,否則就會讓孩子的話,聽起來套路太多,少了真誠。

此時爸爸媽媽要教的是,怎麼讓孩子通過研究說話,搞清楚自己和別人的關係,以及自己說的話對於別人的影響。

比如,如果聽到ALEX同學罵我是個笨蛋,我會找機會問問他,爲什麼這樣說我,如果別人這樣說你,你會有什麼感覺。

然後告訴他,雖然知道他並沒有惡意,雖然我也不會因爲這句話就改變對他的愛,但是他這樣說我,還是讓我感覺到了傷害。

這樣可以讓孩子下次再說類似的話時,稍微慢半拍想一想,是否會對別人造成傷害。

反覆幾次養成習慣之後,能使孩子變成一個照顧別人感受,站在別人立場想問題的人。

因爲有些話,一旦從我們的嘴巴說出去了,就會變成別人評價我們的依據。

同樣,如果我們稍加註意說話內容和方式,就會改變別人對我們的印象。

這些印象,將直接決定着孩子在幼兒園或學校跟小朋友相處的好壞,乃至影響孩子的一生。

世界上每一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懂事、情商高,處處受人歡迎,也願意爲此花錢去找老師上課。

可是與其費盡周折,不如從最基本的教孩子好好說話開始!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