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愛哭的孩子其實更敏感,需要更多地去理解與接納!

愛哭的孩子其實更敏感,需要更多地去理解與接納!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7.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些孩子沉着冷靜,有的孩子卻表現的非常愛哭,家長們在面對孩子的時候,要更加關注內心,愛哭的孩子其實更敏感,需要更多地去理解與接納!

孩子哭鬧在父母們的眼中是件很平常的事情,被呵斥了會哭,不給買新玩具會哭,自己不小心摔倒了也會哭……而且孩子的哭一般是嚎啕大哭,有的甚至是用盡吃奶的力氣去嘶吼。所以,孩子剛開始哭時,父母還會好聲好氣地去安慰,但要是孩子怎麼也不聽勸,父母厭煩了之後,乾脆不管孩子,就讓他哭,直到他哭累爲止。而且,父母們還會給哭泣的孩子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自尊心強”、“被父母溺愛”、“性格軟弱”……

但是孩子真的就是如此嗎?家長們是否想過去了解孩子哭泣的真正原因?是否願意去探究孩子哭泣背後的隱祕的需求?

其實,孩子未語先泣所反映的內容遠比自尊心強、被溺愛要複雜得多。愛哭的孩子一般比較敏感、膽怯,他們容易形成固定的行爲模式,也會對突發情況更加茫然無措和害怕。說起來,孩子的眼淚經常會被父母們誤讀,就像觀察實錄中的孩子一樣。

愛哭的孩子其實更敏感,需要更多地去理解與接納!

觀察實錄

欣欣是個愛哭鼻子的小朋友。

這不,午飯快結束的時候,其他小朋友都吃了差不多不了,欣欣突然抽泣起來。

老師趕忙過去詢問:"欣欣,怎麼了?"

欣欣一看老師過來安慰自己,哭得更大聲了,嘴裏說着"我想奶奶,我想媽媽。"

老師抱抱她說:"欣欣下午吃過飯奶奶就來接你了。奶奶答應早早來接你的,所以不要傷心了。"

聽了老師的話,欣欣還是在哭。後來看欣欣哭也不吃飯了,老師就問:"欣欣你還吃飯嗎?"

欣欣說:"老師,我吃飽了,我吃不了了。"

老師告訴她:"下次我們少盛一點不浪費好嗎?"

欣欣聽到不用吃飯了,立馬就不哭了,原來欣欣並不是想奶奶才哭的,而是因爲吃飽了飯,剩下的吃不下去了。

知道原因後,老師告訴欣欣:"遇到問題不要先哭泣,要用語言告訴老師,這樣老師才能幫你解決問題呀。"

欣欣聽了,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愛哭的孩子其實更敏感,需要更多地去理解與接納! 第2張

專家分析

孩子沒辦法或者不想用語言表達時,一般會以哭泣的方式表達自己心中的感受,觀察實錄中的欣欣就是這樣。一般來說,孩子哭泣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身體不適

很多時候,孩子哭泣都是因爲身體不舒服了又不知道怎麼跟父母說,在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懷和陪伴。

2.受到委屈
當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交流較少時,父母會逐漸變得不能理解孩子的思想和行爲,而讓孩子受委屈。比如父母工作忙孩子覺得孤單會感到委屈;孩子犯錯,父母不問緣由就去呵斥孩子,他也會感到委屈,父母要嘗試着去理解孩子。

3.有某種需求

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也會用哭泣來應對,父母可以跟孩子好好商量,制定一些規則,但也要注意,要深層次地去探究孩子真正的需求。

愛哭的孩子其實更敏感,需要更多地去理解與接納! 第3張

專家建議

1.儘可能地理解他的感情

愛哭的孩子更敏感,他其實很在乎你的感受。所以,不要僅僅是反感、煩躁,沉浸在自己被攪亂的情緒當中,而是要與孩子共情,儘可能地理解他的感情,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他爲什麼要哭。

2.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

作爲父母,在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內,要教孩子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而不是用哭泣引起別人的注意。其實,在語言敏感期,孩子學到的不僅是語言表達,還應該學會思維方式。當然,這就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對孩子加強引導。

3.隨時提醒自己引導孩子

父母大都很心疼自己的孩子,一旦孩子哭得很委屈時,父母尤其是母親的心可能都在顫。越是這種時候,就越應該提醒自己,要理智,要正確地引導孩子學習語言表達。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