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總覺得寶寶不聽話?都是因爲你沒有做到這三點吧

總覺得寶寶不聽話?都是因爲你沒有做到這三點吧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些時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教不會的事情,寶寶過段時間就會了;

有些時候明明簡單的小道理,寶寶就是怎麼也理解不了。

媽媽們是否感到心力交瘁卻又無計可施?那麼究竟該如何來教育寶寶,帶領他們成長呢?

總覺得寶寶不聽話?都是因爲你沒有做到這三點吧

1、遵循規律,自然發展

寶寶的成長,有他自己自然發展的規律,發育的每一步都有相對應的時間區域,學習每一項技能也都有他最適合的時期。

不考慮寶寶的發育規律,人爲地加快寶寶學習的步伐,可能會讓寶寶的能力與心理髮展脫節,結果也往往難以如你所願(因爲寶寶做不到啊……)。
甚至,頻繁的失敗還可能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使他產生畏難心理、不願繼續嘗試,會讓「我是不好的」「我能力不夠」形成一種自動思維,影響到後期寶寶對世界的探索和自身能力的發展。

寶寶的學習能力是根據自身的成長來逐漸進步,這個進步需要遵循一定的客觀規律,比如:

寶寶之所以沒有辦法做到安靜地聽故事,那是因爲寶寶在 2 歲前幾乎不存在定向專注力;
一般要到 2 歲半以後,寶寶纔會有一定內省力,之前別說讓他安靜地坐 3 分鐘,就是 1 分鐘他也未必能做到呀。

所以,寶寶並不會一開始就表現出不聽話,而是會在不斷嘗試失敗後表現出情緒的行爲,諸如不聽話、哭鬧、拒絕合作等,定了一個做不到的過高要求,任誰都會不開心的。

要知道教育是爲了喚醒孩子心中的潛能,幫助他們找到內心中最想要做的事情,幫助孩子發現成長的原動力。讓他們知道「我是誰」比讓他們「成爲誰」更重要。

所以,遵循寶寶學習成長的正常規律,能讓寶寶思維更加活躍、行爲更具有創造力,還能合理地保存並且激發孩子的發展潛力,這對於寶寶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總覺得寶寶不聽話?都是因爲你沒有做到這三點吧 第2張

2、建立平等的關係

家長應該基於自由、平等的信念來處理事件,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都是獨立的自己,不是我們的附屬品,也不隸屬於我們。他們需要能夠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成長。

作爲家長需要做的是,在發生問題時能首先尊重他們的情緒與處理方式,採用合作的形式來幫助他們成長,這樣能夠讓他們在獨立的空間中,掌控好自己的人生。

比如,一個羞於見生人的寶寶,當家裏客人來了,假如你爲了表現自己的孩子有家教,逼着她出來叫人,結果只會是兩種情況,不是勉強接受,就是拒不出房門,氣氛會非常尷尬。
但如果你能漫不經心地來了一句,「哦,我家寶寶是在想,叫你阿姨好呢,還是姐姐好呢?」
如果你能給小傢伙臺階,而不是硬逼着孩子,孩子也更容易接下這個臺階「順坡下驢」。

採用上述的方式,既能緩解尷尬,也能讓孩子感受到你對她的「不想叫人」這一情緒的尊重,從而反思更好的處理方式。

總覺得寶寶不聽話?都是因爲你沒有做到這三點吧 第3張

3、該出手時就出手

採用不同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對於教育的結果是不同的。有時過多的指導或幫助,不僅會損傷孩子的專注力還會使孩子產生依賴心理。

例如一個 2 歲的孩子,就已經會選擇,打不開汽水瓶蓋子時,要找爸爸;衣服溼了時,要找媽媽。2 歲的孩子,就已經可以根據不同成人的特點,根據需要尋求幫助了。

一旦寶寶產生依賴的習慣,就會缺乏獨立完成整體任務動力,很多時候,一項任務的完成,需要寶寶反覆嘗試或者根據提示掌握技能的核心,一旦養成「一有困難就向大人求助的習慣」,寶寶自主嘗試的機會就會減少,這在無形中削弱了成長的原動力。

教育的目的,是最終能讓孩子有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以及順應規律、逐步激發孩子的潛能。

心理學家大衛·伍德認爲成人應該充當孩子成長的「腳手架」:

1. 當孩子很明確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應該立即提供幫助。
2. 當孩子乾得很好的時候,應該減少幫助,放大他獨立完成的空間。

總之,該出手時纔出手,遵從這兩個原則,絕對不能走向極端,強權控制和放任不管的態度,都是錯誤的。

總覺得寶寶不聽話?都是因爲你沒有做到這三點吧 第4張

具體如何實施呢?

實際操作上,我們可以借鑑行爲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提出「最近發展區」理論,即指導在孩子現有的水平上,邁出一小步,「跳一跳」摘到果實。

舉個例子,如果要教會寶寶自己吃飯,我們需要「三小步」

初始階段:得到指導和幫助

首先我們要拿些碗、勺子,示範給寶寶們看,「這些是用來吃飯的」。然後,我們分類告訴寶寶,哪些東西我們可以吃的,我們要怎麼「開動」,纔不會變成「大花臉」。

這一初始階段,需要成年人的指導和協助、示範如何做,和孩子們一起完成,別讓孩子不知道怎麼做。

強化過程:不斷練習 / 試錯

接下來,我們就要放手讓他們自己去練習,給他們「反覆試錯」的機會,這時候,我們需要準備的,是超大號的圍兜和超大份的「耐心」,不要太過分去糾正(干擾)。

這一階段,是培養孩子專注力和獨立人格的最佳時間。

這個過程中,家長需要明確的就是在試錯的過程中,如果寶寶沒有把目標飯量吃完,那就吃多少算多少,沒吃飽也就這樣,在下一頓飯之前別再給其他吃的。只讓寶寶承擔這樣的「自然懲罰」結果,不需要再額外增添其他懲罰。

進階升級:自主和創新

這一階段是一個質變的過程,孩子已經完全掌握了吃飯的要領,能從容完成任務,並具有自主性,說不定他們還能用現有的「工具」,攻克小龍蝦、帶殼的花生這類的技術難題呢。

任務分解會給寶寶的成長帶來持續性的動力。一步步下來,就順利地教會了孩子吃飯的要領。

這個例子說明,想要獲得長久的進步,就要制定「適宜」的小目標,並且給予一定反覆試錯的機會,寶寶的潛能也在這個過程中,生根發芽,說不定哪天就要驚喜到你了哦。

每個寶寶都有無限的可能性,爸媽在寶寶成長之路上應注入更多耐心,遵循寶寶成長的規律性,尊重寶寶合理的選擇,必要時加以適當地引導,讓寶寶在通向可能性的道路上,步子邁得更加輕鬆!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