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0-1歲 > 嬰兒營養 > 嬰幼兒補鈣原則:缺鈣才補 不缺不補

嬰幼兒補鈣原則:缺鈣才補 不缺不補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7.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專家指出,“補鈣的原則是缺鈣才補,不缺不補,缺多少補多少。”現在我們一起來了解寶寶缺鈣問題。

嬰幼兒補鈣原則:缺鈣才補 不缺不補

首都兒童研究所營養研究室研究員、全國佝僂病科研協作組副組長吳光馳就嬰幼兒補鈣的問題進行了具體介紹。吳光馳指出,“補鈣的原則是缺鈣才補,不缺不補,缺多少補多少。”嬰幼兒在如下情況容易出現缺鈣:

(一)胎兒期儲鈣不足

母親妊娠期鈣和(或)維生素D攝入不足,早產/低出生體重、雙胎/多胎等,致使胎兒期鈣儲存不足以致嬰兒出生早期鈣缺乏。

(二)母乳餵養期母親鈣攝入不足

哺乳期母親攝鈣量不足,導致乳汁含鈣量低。

(三)輔食添加不當

嬰幼兒生長髮育迅速,對鈣的需要量較多。1歲左右的嬰幼兒,由於奶製品量減少,添加輔食過於精細,雖然膳食結構多樣化但缺少營養豐富的乳製品和豆製品,這樣寶寶每日攝入的鈣就會出現不足。或用果汁、碳酸飲料擠佔奶類攝入而影響鈣攝入。

(四)幼兒期膳食結構不合理

我國兒童鈣攝入少是因爲膳食結構不合理,含鈣較高的牛奶,大豆等攝入相對較少。從營養學看大概鈣攝入量低於推薦量的80%後纔會出現缺鈣。此外,由於食物中還含有許多影響鈣吸收和生物利用的因素,比如膳食中食鹽含量高或是吃了大量蛋白質,鈣就很容易從尿中丟失。菠菜、油菜以及穀物的麩皮等食物中含有大量草酸或植酸影響到食物中鈣的吸收。

(五)維生素D缺乏

人體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包括內源性—母胎轉運和日光照射;外源性—食物,如肝、蛋、乳類等,但含量有限,尤其母乳含量極少。維生素D 缺乏的主要原因是日照不足(機體通過皮膚轉化的天然維生素D減少)和攝入不足,早產和雙胎宮內儲備不足,疾病因素影響吸收障礙等。如果寶寶不能堅持到戶外活動,運動量下降,代謝水平降低,對自然鈣的吸收減少。此外,維生素D受體的基因在不同人羣之間有很大差異,也就是說,一部分人天生就容易出現維生素D缺乏症狀,所以這些寶寶缺鈣一般會比較明顯。

(六)其他因素

包括自然環境的污染、大氣中的煙霧、可吸入顆粒使透過大氣層的紫外線減少,造成內源性維生素D合成障礙。飲水中植酸、氟含量超標也易導致骨生成障礙。許多疾病如吸收不良綜合症、乳糖不耐受、肝硬化、慢性腎功能衰竭、糖尿病等均會不同程度地影響鈣的吸收。某些激素、藥物(抗癲癇藥物)以及機體自身狀態不良等因素也會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

補鈣時,一定要注意把合理膳食和充足的戶外活動結合起來。另外補鈣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而且時間不宜過長,動態地觀察各項指標及其臨牀的變化,而不是一味的依靠藥物。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日膳食中鈣的供給量,半歲之內的寶寶每天需要約300毫克鈣,6個月以上的嬰兒每天應攝入400毫克鈣,所以從理論上講,在這一期間只能少量補鈣(-100毫克)。1-3歲孩子每天應攝入600毫克鈣。通常在這一年齡範圍,每日補鈣量不超過200毫克比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