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你那麼忙,誰來愛你的孩子?

你那麼忙,誰來愛你的孩子?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8.4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位媽媽最近有一兩個月了,一直問我關於她孩子的問題,其實我覺得我已經沒有辦法幫助她了,我終究是外力。這一次我相信,她和她的孩子,將有一個新的起點,前路一定,風光無限!

一個曾經的家長朋友致電給我,問的是朋友的事。因爲朋友的孩子抑鬱已經休學在家一段時間,媽媽也開始抑鬱了。這個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從小不是媽媽帶大的孩子,尤其是,多年以來,身爲母親,媽媽關心的只是孩子的學習成績。現在孩子在家很抓狂,不知道可以做什麼。

還有一個朋友與我聯繫,她問的也是別人家孩子的問題。孩子正邁向青春期,因爲一直是姥姥在帶,現在孩子大了,學習任務重了起來,父母親也開始重視學習成績。而孩子,已經迷失在網絡世界裏。

傍晚,突然間覺得挺空的,很久沒去花市了,想看看有了什麼我感興趣的花。因此,我去了我的老賣家那裏。我離開時已經6點,他們夫妻開始收拾準備下班了。

我一直以來的直覺是他們沒有孩子,一是看起來比較年輕,二是看着就是很瀟灑的樣子,不象是有兒女拖着後腿的人。

我一直心疼在外面做小生意的人,尤其是在黃昏的時候,因此我多問了句,問他們是不是還沒有孩子。結果得知,他們的孩子比我的大女兒還大,在四川的一個縣城裏,由奶奶帶着,和我大女兒讀同樣的年級。

媽媽還說孩子很懂事,有時跟媽媽商量回家帶幾天他,但媽媽說那樣就只有爸爸留在成都掙錢了喲,孩子立刻就說那別回來了——我聽得心酸,尤其是在這樣寒冷的季節,傍晚的時光。

想起我們曾經吃醋打鬧的姐弟,現在各有個的家,全然地象童年那樣再相聚一次都很難。真的,一轉眼,孩子就長大了,然後就各奔東西了。真正能彼此陪伴的時光,很短很短。我甚至時不時地會遇見一些人告訴我,她的孩子一上小學就住校了。

我不知道這些被別人帶着的孩子,在未來的道路上,在他的心裏,有家麼?有母親麼?當他遇見各種磨難需要一份情感支撐時,他會想起誰?有值得他想起的嗎?有可以帶給他動力和希望的嗎?

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就聽說有一些考不上大學的哥哥姐姐在那個考大學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年代自殺了。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明白什麼叫“自殺”,當然,還有一些精神失常了。

而在這個時代,我已經聽過很多身邊的人講身邊的孩子自殺的事了,我聽說過的最小的,竟然只有9歲。當我聽說的時候,我的心瞬間涼了下來,因爲我聽說的那一年,我的大女兒也是這樣的年紀。不要說如花的年紀,他們甚至還沒有開放過,他們還只能算是花蕾。

我總是想,那些有勇氣離開這個世界的孩子,爲什麼沒有勇氣留下?爲什麼這個世界沒帶給她一絲的留戀?!

有很多成年人一聽說孩子自殺就說孩子不懂事太脆弱遇到這點小事就自殺,還有一年我在新浪微博上看到無數的人譴責那個殺父的孩子——事實上,我根本不這麼認爲,我不會如此譴責一個孩子。

縱然一個孩子有他自身從精神世界帶來的東西,但是,做教育的我,會更多執着於相信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

在我每聽說孩子自殺的當下,我都難過得要命,我很想問:他的媽媽是怎麼帶大他的?爲什麼離開母親懷抱沒多久的孩子卻選擇了離開這個世界?爲什麼這個世界沒有一絲值得他留戀的東西……

我還想,如果那個懷抱足夠溫暖,他是可以重新回去的呀,或者,那餘溫一定在的,也足夠溫暖他的呀。

關於那個殺父的孩子,我想知道,在他出生的那一刻,他純淨得真就如同一張白紙,他的父親,有料想到這一天嗎?他的父親把愛和關懷帶給他沒?他的父親最關心他的是什麼?他的父親愛他的母親嗎……

從事教育這麼多年,我深深地相信,對於絕對多數人來說,一個人回報給這個世界的,一定是在他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這個世界給予他的一切。

一個小小孩,母親就是他的全世界。

一個小小孩,如果他從小被有質量地陪伴過,那麼他學會了陪伴他人;如果他被真正地無條件的愛過,那麼他學會了愛身邊的人;如果他被無條件地接納過,那麼他學會了接納一切……

你那麼忙,誰來愛你的孩子?

直到這個時代,直到此刻,還有很多的父母老師把教育理解成學知識,那些迷戀遊戲的孩子,如果生活中有更能激發起他們興趣的東西,他們怎麼回迷戀在遊戲之中不能自拔?那些自殺的孩子,如果他還熱愛文學和藝術,他會被生活逼得無路可走嗎?

我這麼多年來招聘老師或者和身邊的朋友交往,我都會比較關注對方有什麼樣的興趣愛好。一個小孩子,應該給他機會與生活與自然界有全方位的接觸,每一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

一個有興趣愛好的孩子,一個精神生活豐富的孩子,在生活中遇見的那點兒困難算什麼,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平衡生活中讓生活中不愉快的那一部分,他們可以這樣將抑鬱的情緒呼出去。

但是,很多的父母,仍把分兒當成孩子的命根兒,以學習來衡量孩子的發展——這樣的關心會讓自己離孩子越來越遠。尤其是,在當今中國,有一種現象我覺得非常嚴重,那就是孩子基本上由受教育較少的父母及阿姨來帶。我們的教育總覺得年級越高越重要。

我曾經是那麼地反感“3歲決定孩子的一生”以及“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樣的話,在這兩句話盛行的時代,正是我準備從體制內的學校出來的時候,當我真正走出來後,我發現這兩句話決定了很多母親用閃卡和蒙氏數學來帶孩子,同時背兒歌和唐詩,人們把智性的教育在3歲前就帶給了孩子,以幫助孩子不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以至於後來的幾年,我都相當反感這兩句話。

但是,隨着時光的流逝,我在幼兒教育的行當裏也走過了七年多,近兩三年,我又揀起了這兩句話。我甚至經常說,不要說3歲決定孩子的一生,其實一個孩子的安全感,未來的思維模式以及社交能力等很多方面,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就基本上由照料他的人的慣有模式以及與孩子的關係決定了。

難道你沒有發現,改變一個2歲多的孩子都很困難嗎?當然,我覺得這其中的困難不僅僅是因爲孩子,更因爲帶孩子的人的模式很難改變。

到了3歲,孩子們陸續上幼兒園了,做爲一羣孩子的老師,會很清晰地看到,也許還不到3歲的孩子,他們都帶着很深的家庭烙印來到幼兒園。幼兒園的老師們在未來的工作中愈加意識到的一件事情是,自己很無能。我們能幫助孩子的,終究是極其有限的,除非你能幫助到家庭。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憑什麼不輸?這要看在起跑線上,大家拼的是什麼?不是識字能力和算數能力,不是唐詩和宋詞。我覺得此時,孩子們拼的是媽,是母親的有意識的陪伴。

如果站在我面前有一羣孩子,如果真要比什麼,我覺得比的就是媽,看哪一個孩子的媽能有質量地陪伴他,看哪一個孩子的媽能真正做到尊重孩子做爲獨立的生命個體,看哪一個孩子有一個不焦慮的理解他的發展的媽。

在這個不再是女人相夫教子的時代,母親們都走出了家庭,承擔起了養家餬口的重任,在自己的人生之中,不再是完全跟隨的角色,有了自由、獨立和權力——我覺得這是很多孩子的悲哀。

你那麼忙,誰來愛你的孩子? 第2張

我很喜歡“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這句話。是的,在這個時代,已經沒有了我小時候的搖籃,也沒有了搖搖籃的手。我在想,推動世界的,或許就是那些抱着孩子推着推車的老年人或阿姨的雙手吧!

有一些媽媽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後,從職場迴歸家庭。這時,媽媽的父母就回責怪自己的兒女,白供她讀了那麼多年的書,到頭來只是個帶兒婆!更讓人覺得有些可悲的是,那些在家裏全職照顧孩子的母親,她們不認可自己的付出,她們看不到自己的價值。

這個時代節奏太快了,太注重眼前的利益了,人們很難將目光放向長遠的未來。

當一個女人,或者說一位母親,到了四五十歲時,發現自己的孩子根本不聽自己的話,這時開始痛苦,甚至也會因爲孩子的問題導致家裏雞犬不寧夫妻鬧離婚。

我覺得當我們進入中年和老年時,決定我們人生是否幸福的只有兩件事:一是孩子省心不;二是全家人身體健康不——就這兩件事。身爲父母尤其是母親,我們最在意的,最終就這兩件事。

對於一個孩子而言,養育之恩大於生育之恩。在孩子世界裏,最親的人就是在他每一次有需求時能在他身體迴應的人,就是每一個夜晚陪伴他入睡的那個人——這個人對孩子的影響,就是這個世界對孩子的影響,他深入孩子的生命本質。

一個母親,本應是孩子的全世界。一個都不被母親疼愛接納的孩子,他感受到的是不被這個世界疼愛和接納——這樣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很容易走入“絕境”。

一個母親在育兒道路上遇見的全部困難,幾乎都可以歸爲一個困難,那就是自己年幼時與自己母親的關係。在整個育兒道路上,其實,我們都是重新在做自己的父母,重新撫慰曾經年幼的自己——這是孩子給予母親的機會,我們應該感恩孩子,以陪伴孩子的契機,陪伴自己重新長大一次。

末了,我必須說明的是,有很多人會又來譴責我的觀點,這並不奇怪。生活的艱辛我並不比別人知道得少,但我更知道的是,孩子要的不是錢,是母親的陪伴和愛。

我還知道的是,孩子2歲半左右第一次在意識上開始與母親分開,9歲時孩子的自我真正入駐,他成爲了他。

一生很長,其實我們能陪伴孩子的時光,或者說孩子給予我們陪伴的機會,其實相當地少。真心希望不要在孩子需要你時你不在,在孩子不需要你時你不放手。

珍惜每一個生命的到來,她的存在一定是你內在的需求。不要錯過!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