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聰明的父母,都允許孩子說“不”!

聰明的父母,都允許孩子說“不”!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5.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相信很多家長都聽說要教孩子學會說“不”,當然這主要是讓她們在面對外人面前,但是優秀聰明的父母,都會允許孩子在自己面前說“不”。

學心理學以前,我認識了一個人,這個人留給我的印象是——戾氣太重。

和他認識沒多久,就聽他抱怨父母對自己的控制,還總說現在的一切不順,都是父母當年的行爲造成的。

作爲局外人,我總覺得他的言行並非這個年齡所該有的。

和友人提起他,友人笑說,他這麼大了,還這麼不懂事兒,小時候的事情記恨到現在,思來想去,無非是在爲自己的不努力與不如意找藉口。

我覺得友人說得對,又因平日裏與他來往不多,便漸漸忘了這回事。

直到昨天,羣裏有人轉發了一條新聞,說的是一個留學生12年沒回家,還拉黑了父母6年。

看完新聞,我正想表達看法,卻見羣裏有人說:“讀了那麼多書,還是沒長大。在漫長的時間下,有什麼是不能原諒的?”

我不禁啞然,本想懟她幾句,又驀地想起自己前幾年也有這種想法,便不好意思多說什麼。

新聞裏的留學生針對小時候的記憶,寫了上萬字來控訴父母對自己的控制。

他說小學時,學校要求統一着裝,文藝匯演當日必須穿短褲,可他母親不由分說地要求他穿長褲。結果,所有人都穿了短褲,只有他成了大家眼中的“異類”。

站在父母的角度來說,這不是什麼大事兒,無非就是着裝不符合要求,不能參加表演而已,又不影響學業。

包括他列舉的其它事情,在很多人,尤其是他父母看來,實在微不足道,所以,當他下最後通牒時,他父親都沒覺得有什麼特別的。

他的父親甚至想:既然是最後通牒,你總該提出條件吧?

可他沒料到的是,這個“最後通牒”竟是兒子與家最後的告別。

他不知道兒子心意已決,這是必然,因爲從小到大,他們對兒子的“操控”從未停止。

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怎麼想,也不關心他需要什麼,他們只在乎自己怎麼想,並把自己覺得好的,全都塞給孩子。

他們不知道的是,正是他們這麼多年來的養育方式,導致了孩子的孤僻、不擅社交。

這位留學生羅列的幼年記憶,涵蓋了生活的各個方面。也就是說,他的一切行爲,都受控於父母。在這樣的情形下,他又怎麼可能擁有社交能力呢?

畢竟社交是兩個真實的人相互碰撞,而無法說“不”的他,根本不能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聰明的父母,都允許孩子說“不”!

我們都經歷過這樣的時刻,比如天很冷,我們穿得很單薄,父母就會千叮嚀萬囑咐地要求我們添衣裳。

如果我們當時的年齡很小,而父母的控制慾又不是很強,他們可能會摸摸我們的手或者後背,看看是不是真的暖和。如果很暖和,他們便放心了。

這樣的父母養育出來的孩子,不會覺得父母是在控制,而會覺得這是關心。

若是換成控制型的父母來處理,這件事就會變成——“我覺得你很冷,所以你必須添衣裳”。

於是,我們就會看見,有一些孩子,明明已經滿頭大汗了,父母還是不讓脫衣。

這個時候,父母所看到的,完全不是孩子的感受,而是他們自己的感受。

對控制型的父母來說,他們的慣常模式是這樣的:

我自己有一個想法,但我把這個想法投射到孩子身上,認爲這是孩子的想法,於是,我爲了孩子好,便滿足了他的願望。

有些父母給孩子餵飯就是這樣。孩子已經完全吃不下了,可父母偏要追着往孩子嘴裏塞,還一直強調“不多吃點,肯定會餓的”。

這句話裏反映的信息是,他小時候曾捱過餓,他知道捱餓是什麼滋味,所以他爲了不讓孩子有這種體驗,就強行餵飯。

可孩子的感受是——“我已經很飽了,再吃就要撐死了”。

但令人無奈的是,孩子們的表達往往是無效的,因爲大人們肯定會說:“你一個小孩子,懂什麼?”

嬰兒剛出生就會吃奶,吃飽了就會乖乖睡覺,餓了就會大哭,這本是一個生物體最本能的反映。可當他們長大以後,他們說“不冷”,父母卻懷疑他們的感受;他們說“不餓”,父母卻覺得他們是貪玩不肯吃。

他們永遠都看不到孩子真正的感受,他們能看到的,只有自己的感受,並把這種感受強加給孩子。

就像新聞中那個留學生的媽媽,僅僅因爲喜歡女孩,就把年幼的兒子打扮成女兒,這還不算,她還要將“男扮女裝”的照片給長大後的兒子看,並把他幻想成女兒來說話。

他媽媽的這種控制,可以說是全方位的,因爲她連認同兒子的性別都很困難,更別說認同兒子的感受。

聰明的父母,都允許孩子說“不”! 第2張

我曾教過一個高年級的男孩,他孤僻、膽小,見到陌生人時,總是一副擔驚受怕的模樣。

他媽媽是個控制慾很強的母親,尤其喜歡控制他的行蹤。

培優班在十樓,他每次來,必定是由他媽媽一路護送到我面前。起初上課時間都在週末,所以沒什麼問題。後來,他上了暑假班,開始每天往培優班跑,她媽媽就決定讓他自己上來。

這裏的“自己上來”說的是,媽媽護送他到樓下,看着他進電梯,估摸着他已經到了,再跟我打電話確認一遍,看看她這十幾歲,長得都快跟她一樣高的兒子,是不是安全抵達。

我曾問他:“你是不是住得很遠,怎麼每次都要媽媽護送?”

他回答說:“不遠,從家裏過來,只有五六分鐘的路程。”

我一驚,想到他瘦骨嶙峋的模樣,猜測道:“是你身體不好嗎,所以媽媽才這麼不放心?”

他說:“不是,我媽媽說現在路上壞人很多,我一個人不安全。”

我大約明白了,他媽媽不停地告訴他世界很可怕,壞人很多,沒有熟識的大人在,這個世界就寸步難行。

所以,這個孩子從小就覺得世界很危險,尤其是陌生人,在他眼裏簡直和豺狼虎豹沒什麼區別。

在這個過程中,他媽媽把自己對世界的恐懼投射到他身上,繼而影響了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然而,隨着他年齡的增大,當他看着同齡的孩子都能三五成羣地去逛街,去買東西時,他心中的好奇心也被激活了,可是,他仍舊什麼都不能做。

和我熟悉後,他對我說,他最大的夢想,就是一個人去操場上踢球。

因爲他媽媽不讓他參加過於劇烈的運動,說是怕他受傷。

在他媽媽的控制下,他越來越孤僻,甚至於完全沒辦法和同齡人交流。

課休時,他總是佝僂着背,一個人呆在角落裏,靜靜地看着別的孩子瘋鬧,然後露出羨慕的神情。

聰明的父母,都允許孩子說“不”! 第3張

把上述場景和新聞中的留學生聯繫在一起,就不難想象,這個留學生在童年、少年時期,一定也遭受了這樣的控制。

他的父母會制定作息時間,會規定交朋友的界限,會在他想要反抗時拼命阻止。

他們把自己覺得好的一切都給了他,卻始終不明白,自己爲什麼養出了這麼不孝的兒子。

面對他12年未歸,斷聯6年,他們所想的仍是:“爲什麼老揪着過去不放?”

我相信,他一定無數次嘗試過放下。每一個人在面對自己無法承受的痛苦時,都曾試圖放下,但有些傷害並不是你想放就能放的。

想想自己,也許就在前一天,前一年,甚至前半輩子,留下了那麼一個傷口,始終如鯁在喉。這個時候別人對你說“你爲什麼不放下”,你會如何回答?

他的逃離,並非源自對父母的恨,而是源自內心對控制的恐懼。

當他回到家,他就會再次體驗到被父母操控的感覺,和幼年時不同的是,他現在擁有了反抗的能力。

可是,如果他反抗,那就意味着,他連父母對自己好的那部分也抹掉了。所以,逃避,不回家成了他最後的選擇。

心理學老師說,每個孩子學會說話時,最可貴的字是——“不”。

當孩子懂得說“不”時,就表示他已經明白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而他要通過這個“不”來跟自己的養育者劃分一條界限,從而建立合適的自我邊界,這是他擁有健全人格,發展健康社會關係的基礎。

當父母通過控制剝奪了孩子說“不”的權利時,孩子就沒辦法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隨着年齡的增長,即便孩子意識到自己擁有力量,可以自己說了算,也沒辦法改變這種行爲模式。

因爲人格層面的問題,都藏在潛意識裏,而這個潛意識的形成,起源於早期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模式。

一位我很喜歡的心理諮詢師說:“最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

這個相信,是我認同你的感受,並相信你有自己選擇的能力。

尤其當孩子說“不”時,身爲父母,應該靜下心來,聽一聽孩子最真實的感受。

因爲只有藏在“不”字後面的,纔是孩子的想法。

優秀的父母,能覺察到孩子真正的需求,並給他自我選擇的空間,尤其在孩子說“不”時,他們感受到的不是拒絕,而是孩子人格層面的健康成長。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