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要保護我們的女兒們,爸爸們都要來做的一個簡單辦法。。。

要保護我們的女兒們,爸爸們都要來做的一個簡單辦法。。。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8.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國內國外近期都有轟動的強姦案刷屏。今天的文章,我們要撇開男性作爲性侵案的受害者,專談我們的女兒。要保護我們的女兒們,爸爸們都要來做的簡單辦法。。

自從有了女兒,我對強姦這個詞相當敏感,對此類新聞相當仔細閱讀,而有兒子的那些年沒這麼走心過,估計有女兒的家長們都有同感。

“小卉”的熱門相關新聞中,我還看到兩起4歲女童的性侵案,有一起嚴重到要造瘻。。。我頃刻眼裏充滿了淚水,胸中的憤怒和憂傷讓我喘不過氣來。

這世界,有着怎樣禽獸般的男人!爲了那麼丁點快感,給人帶來一輩子的傷害甚至失去生命!!

更可怕的是,內心的禽獸這個詞竟然是多廣泛地存在啊。可以是同時傷害兩個幼女的低文化農民,也可以是斯坦福的高材生,更多的是隱藏在人羣中爲人師表的老師教授、道貌岸然的官員、和藹可親的爸爸好友。。。

要保護我們的女兒們,爸爸們都要來做的一個簡單辦法。。。

每次強姦新聞做熱點,那段時間教防性侵的各種教育文章就特別多。我也曾經寫過關於兒童防性侵的文章(安全知識必讀!| 家長要不顧一切保護孩子免受性侵犯)。

要學嗎?當然要!防護知識的確可能保護女兒們躲過某些傷害。例如假設“小卉”有着很強的防護意識,是有可能躲過這次強姦的。

但是,我們遇到的言論五花八門。

最多指責“小卉”沒有防護意識的人,有沒有想過,就算是“小卉”躲過了這次,能保證這位老師沒有下次更高明的手段?能保證這位老師沒有下一個“小卉”目標?就算“小卉”躲過了老師,能保證不遇到其它手段的強姦犯?

更有觀點說,女性不要穿着暴露,不要不直接拒絕男人,不要太漂亮。。。不然由此勾起了男人們的性慾,誘導強姦案的發生。

奇葩了,女人的行爲和身體都是自己的,男人有性慾是正常的,但有性慾就要用強姦來解決?兩性關係上沒有“同意”一詞嗎?

實際上,這個世界上強姦案的本質,是因存在着有禽獸思想的男人。

生完女兒之後,高興之餘我月子裏常有胡思亂想。

我曾發微信給資深基督教的閨蜜,“爲什麼上帝要把男人和女人造得如此不平等?”

閨蜜的第一反應, “怎麼了,你和老公鬧彆扭了?”

而我,實際上是想問一個更粗俗,卻又是我一直對上帝想不通的問題:

爲什麼上帝設計的性關係,明明應該是雙方平等的,可是實際上,陰道比起陰莖更能勝任性工具?例如從古代到現代都有嫖娼、包養、肉體交換、戰爭姦淫之惡?

爲什麼,女性被設計爲只要身爲女性,本身就是一個可以被攻擊侵犯的對象,就因爲有陰道?

我沒回答閨蜜的反問,我不想得到關於原罪蘋果懲罰的一堆解釋。

我只想知道,要保護我們的女兒們,我們還能做什麼?

哈芬登郵報近期有篇爸爸寫的文章,看了非常觸動。

他有女兒有兒子。

女兒才兩歲,他就開始教她各種防護知識。女兒長到8歲,已經是一個保護意識非常強的快樂女孩。

然而老爸的擔憂沒減輕,他在新聞看到女性每天面對的各種危險:販賣人口、性侵害、家庭暴力。。。很多故事是沒有辦法光用防護知識得以逃脫的。

每當他想象這些故事找上自己的女兒,他就會石化。

他安慰自己,這些事件有隨機性,發生在自己女兒身上概率會很低。

他告訴自己,讓女兒建立自信和具備防護知識會大大降低風險。

然而他明白自己在自欺欺人地掩蓋一個可悲的事實:

“五分之一的女性在一生中被強姦,四分之一的女性在18歲之前被性侵犯或騷擾。”

這個數據把他帶回到殘酷的現實中,自信和防護知識都抵抗不了禽獸,他看到了事情的實質。

他也找到了“大家都來做一件簡單事情”的辦法:

爸爸們,要保護我們的女兒,首先要教我們的兒子學會明白什麼是“同意”。

因爲在各種案件中,潛在的危險主角,可能是我的兒子,可能是你們的兒子。

他認爲,現今對男孩的性教育,如果父母缺席,則學校5年級的性教育課和男同學們會填補空白,孩子遲早會明白。

而“同意”一詞?這是個問題。

於是這位爸爸開始行動了。

幾周前看到他10歲的兒子正和一幫同學聊女孩,哪個女孩可愛,誰有女朋友,誰們在操場上接吻。。。

爸爸出動了。找了個機會和兒子坐下來,對“接吻”這個事情做了長談。

“你肯定會有很想親吻一個女孩的時期,而且,接吻的確是很棒的感受!但是你必須確保她是願意的。如果你抓住一個女孩親她,這是不OK的。你不是她身體的主宰,她纔是。

有時候,就算她說你可以親她,你的嘴脣離她的只有一公分,但是她改變了主意,說不,那麼你必須馬上撤回,甚至就算是你們已經吻了一半!女孩是可以隨時改變主意的。

如果一個女孩和你們一羣朋友在一起,你不能因爲朋友給你壓力而做愚蠢的事情。任何時候不要強迫一個女孩,那是不對的,事實上,還是違法的。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