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你明明會後悔,爲什麼還要跟孩子較勁?

你明明會後悔,爲什麼還要跟孩子較勁?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幾天,一位寶媽在我們的媽媽羣裏面說,自己把孩子揍了。我們忙問是怎麼回事。原來是媽媽帶着三歲半的寶寶去商場購物,中間累了就去肯德基坐了一會,期間孩子非要吃冰淇淋。

媽媽想,偶爾給孩子吃一次應該沒事兒,就給買了一個甜筒。孩子吃着吃着,這位媽媽又覺得甜筒太涼,不該給孩子多吃。所以就跟孩子說,能不能給媽媽吃一口。

孩子也沒猶豫,就把甜筒舉了過去。然後這位媽媽也沒客氣,因爲怕孩子涼嘛,就狠狠咬了一大口。

你明明會後悔,爲什麼還要跟孩子較勁?

孩子看着剩在手裏的半截脆皮有點發懵,突然就大聲哭了起來。媽媽也沒想到寶寶反應這麼大,就開始哄。怎麼哄也不好,說什麼都完全沒有用。

肯德基人來人往,媽媽覺得特別尷尬,就最後開始嚇唬,再哭不要你了之類的,然後想拉孩子走,孩子死活都不肯動。

最後,當媽動手打了孩子屁股兩下,連拉帶扯的把孩子拖回家了。

你明明會後悔,爲什麼還要跟孩子較勁? 第2張

你有沒有比孩子

更孩子氣的時候?

這件事情還有後續。

當天這位寶媽說完這件事情,羣裏的媽媽紛紛開始說自己家孩子冥頑不靈的那些血淚史。也勸說這位打了孩子的寶媽不要太自責,孩子有時候就是會特別執拗之類的。

可是第二天,這位寶媽又在羣裏說:“孩子跟我道歉了,我好慚愧”。

原來自從帶孩子回家之後,這位寶媽一直都很生氣,她想不通爲什麼孩子已經吃了半個甜筒了,也同意給她吃了,卻會突然哭得那麼厲害,好話賴話都不聽。自然也沒怎麼給寶寶好臉色。

沒想到第二天一早,孩子就站在她牀頭,跟她說:媽媽你別生氣了,小孩不能吃太多冰淇淋。你是不想讓我吃太多所以才都吃光的。

這位媽媽就震驚了。孩子他爸出差沒在家,這些話不可能是別人教的,也就是說三歲半的孩子自己一直在試圖去體諒媽媽的處境和想法,哪怕已經捱了媽媽的打。

而她這個當媽的,卻從來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想過。

如果是我們成年人,誰把我們碗裏的食物搶過去吃光,我們會不會生氣?誰把我們的香水口紅借走之後,還回來的時候是個空殼,我們會不會發怒?

那位寶媽感慨的說:“哪怕是爲他好,怕他着涼,可是當時竟然沒有好好跟他商量跟他講道理,還一口都吃光了,還打了孩子,我真是比孩子還孩子氣”。

說到底,這件事的起因是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情。每個做父母的都可能會遇到。之所以有的父母處理起來手到擒來,淡定自若;有的父母處理起來乒乒乓乓,人仰馬翻,區別就在於父母自己控制情緒的能力各有不同。

你明明會後悔,爲什麼還要跟孩子較勁? 第3張

總是喜歡跟孩子較勁?

你輸掉的可能是親密的關係

記得法國作家伊莎貝爾有一本關於情緒的書,書中有一幅漫畫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漫畫是畫的是一個女人對着一株盆栽發怒。

配文是:瞧瞧,我一門心思照料你,可你就這樣報答我!又掉葉子,又亂長雜草!我不會再給你施肥,你也別想再享受陽光。你就待在臺階底下,好好反省反省。讓你看看這個家到底誰說了算!

這個對着盆栽發怒的女人,像不像小部分情緒狂暴時候的家長朋友?

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會對一盆植物發怒,即使自己用盡了心力照顧,植物長得不好我們還是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會“傾聽”植物的聲音,去了解植物的“態度”,去反思自己是水給多了還是少了?光照強了還是弱了?

養育一個孩子,遠遠比養育一盆花草更爲精細複雜,卻有很多養育者忘記了給孩子同樣多的傾聽和理解。固執的認爲孩子不聽話就是在故意跟自己作對,孩子的堅持都是任性胡鬧,甚至認爲“孩子什麼都不懂,絕對不能慣着他順着他”。

面對原則性問題,家長們的堅持很有必要。但有時候一場家庭大戰的導火索,往往只是要不要穿不穿厚襪子,穿哪雙鞋子,該不該多吃一口冰淇淋,能不能再晚幾分鐘睡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我們大人卻非要跟孩子爭個高低對錯。

很多爸爸媽媽都曾表示過,跟孩子發完火之後心裏是有點後悔的。也知道爲了這點小事不值得,可是當時真的是很生氣,完全控制不住。

大人控制不住脾氣的結果一般是,孩子不高興,大人也不高興。孩子認爲大人都是大獨裁者,根本不尊重他的意見和看法。大人認爲孩子都是小獨裁者,根本看不到自己的苦心和付出。

孩子坐在那裏等着大人道歉,大人坐在那裏等着孩子感恩。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多了,也就容易造成親子關係的隔閡和家庭關係的冷漠。

你明明會後悔,爲什麼還要跟孩子較勁? 第4張

能不能先處理情緒,

再處理問題?

記得我小時候就很固執,喜歡看一個電視節目,但是節目時間是晚上7點多,那時候我該去寫作業了,往往這個時候我媽媽就會來催我快點回屋學習。

有一次節目太好看了,媽媽叫了幾次我都沒聽。媽媽走過來吼我,說我不聽話,不上進,然後強行關掉了電視。我也跟媽媽吼,你怎麼這麼霸道,你這樣逼我也學不進去啊!

眼看母女二人將有一場大戰,這時候我爸爸走過來:不就是看個電視嗎?你們不要吵了,這樣,我做主了,女兒再看5分鐘。

我討價還價,:“不行,我想看20分鐘”。

“那不行,你看你媽都生氣了,再看10分鐘吧”。

“那15分鐘好不好。看完我就回去好好寫作業,而且我還複習預習,肯定不會偷懶的。”

“行吧,15分鐘就15分鐘。這次不遵守,下次爸也幫不了你了。”

表面上看,是我贏了,我多看了15分鐘電視。可是實際上,爸爸用這15分鐘平息了一場家庭風波,而且看完後我也確實完成了之前的承諾。

現在看來,媽媽堅持不讓我看電視是有道理的,但是當時我覺得媽媽像是我的敵人,可能被罵回到屋子裏面,生一晚上的悶氣,學習效果必然也會大打折扣。

如果說是在兩個成年人之間出現了問題,那麼雙方都有義務去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然後再去談這個事情應該怎麼處理纔是最好的。

但是當一個成熟的,閱歷豐富的家長,去面對懵懂無知,甚至連二十三加七等於幾都不一定算的清楚的孩子,要求孩子跟大人一樣理智和嚴謹是很難的,也是不公平的。

這個時候就需要佔有絕對優勢的大人們,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再去對這個事情做判斷做決定。

我曾經在一個很嘈雜的火車站,聽到一位母親用很焦躁很不耐煩的口吻,去命令孩子:“你給我馬上安靜下來!”

其實當時的情況是整個車站都很吵,孩子似乎有點被這種吵鬧和擁擠嚇到了。一直在磨媽媽,說想回家。給媽媽這麼一吼,孩子開始哭了起來。

在孩子出現煩躁情緒的時候,大人用更煩躁的情緒去對抗和壓制是沒有什麼作用的,即使當時孩子被嚇唬住了,被鎮壓住了,過後還是會把這種負面情緒通過其他途徑宣泄出來。

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來自親人的關愛,如果母親是平靜的,能夠把孩子抱在懷裏,用自己的平靜去影響孩子,跟孩子說一些好玩的有意思的事情,讓孩子對火車、對此次出行充滿期待,那樣效果可能就會好很多。

作爲父母,我們都難以避免的會想讓孩子按照我們的想法來做事。因爲經驗告訴我們這樣做是最正確的,這樣做是有效的,而稍不留神,可能就變成了對孩子的行爲、思想和情感的控制,變成了自己與孩子之間的戰爭。

只有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照顧好孩子,在責備孩子不懂得控制自己之前,先以身作則,告訴孩子什麼是真正的自律、自制,處變不驚和爲他人着想。在非原則的問題上,多控制一點點自己的情緒,多給他一點點自由的空間。在這些小事上,你放過了孩子,其實也是在情緒上,幫助了自己。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