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美食文化 > 徽州臭鱖魚的美食典故

徽州臭鱖魚的美食典故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徽州臭鱖魚,自是一道名菜。唐朝詩人張志和曾有佳句“桃花流水鱖魚肥”,那麼下面親親寶貝小編就爲你講述徽州臭鱖魚的來歷吧!

“徽州臭鱖魚”是一道徽州名菜,別有風味。它統稱“桶鮮魚”,又俗稱“醃鮮魚”。所謂“醃鮮”,在徽州土話中就是臭的意思。這道菜的誕生在上百年前,地點在黃山西南麓的黃山區郭村鄉的小村落扁擔鋪。

話說有一年,徽州府調來了個姓苗的酷吏當知府。此人嗜魚成性,食不離魚,且愛吃活蹦亂跳的鮮魚,尤其是鱖魚,這可就難壞了他手下的衙役們。因爲徽州境內重巒疊嶂,水流湍急,難產大魚,徽州人吃鱖魚都要從貴池、銅陵等沿江地區靠肩挑運進,往返一趟要六七天時間。由於當時沒有保鮮設備,魚一腐爛就只好丟棄,使得一些商人因此折本而破產。商人只有在氣候轉涼時,纔到江邊去購鱖魚,用木桶盛裝,僱挑夫沿池州至徽州的府際幹道挑往徽州山區販賣。

徽州臭鱖魚的美食典故

扁擔鋪地處池州至徽州府際幹道的中段。一出扁擔鋪就到了徽州地界,翻過上七裏下八里的羊棧嶺古道,就是古黟的宏村。這一年,經常給苗知府運送鱖魚的衙役王小二看天氣轉涼了,就僱了八個挑夫到江邊去收購活鱖魚,然後趕緊往回趕,一則是交差,滿足苗知府的食魚欲,二則自己也想賺一筆錢好好過個年。可是天公不作美,上路後天氣熱了起來,鱖魚在桶中開始窒息。王小二隻好催挑夫日夜兼程往前趕,到了扁擔鋪住店後,王小二打開桶蓋看看,不少魚已經窒息而死了,散發出一股臭味。王小二着了急,受堂杖只是皮肉之苦,可要返回貴池重買,錢由哪個出?自己要血本無歸了。所幸這王小二腦瓜子靈活,情急生智,忙叫挑夫把魚刮鱗剔腮,剖肚剔腸,然後在魚身上抹上一層食鹽殺殺臭味,這樣不至於虧本。爲試鱖魚“醃鮮”的味道如何,王小二提出幾條大鱖魚叫扁擔鋪一飯店廚師煎燒。廚師放了佐料紅燒後,大家試着嚐了嚐。真是不吃不知道,吃了嚇一跳。大家認爲雖與鮮鱖魚味道相差很大,卻別有一番風味。王小二笑了,主意已定,叫衆挑夫飯後繼續趕路,將“臭”鱖魚儘快挑到徽州府,衆人均不解其意。

王小二的兄長王老大是府前街一家名餐館的廚師。王小二一到徽州府,沒有忙着去衙門覆命,而是將八個挑夫挑的16桶臭鱖魚全部交給了王老大。王老大僱請來城裏的諸多廚師,洗淨臭鱖魚,然後配姜、蒜、椒、醬、酒、筍等佐料精燒細制,又寫了一條“徽菜珍品風味鱖魚應市,本店免費品嚐”的橫幅拉出來,立即吸引了許多顧客,不少達官貴人、市井人家應約而來,品嚐“風味鱖魚”。大家吃過魚後,都連連道好,問王家兄弟是用什麼神奇的佐料燒製的,王家兄弟笑而不答。

再說苗知府沒有如期吃上王小二去貴池購買的鮮鱖魚,早已對魚饞涎欲滴,正在這時,王小二從府前街端了一鍋“風味鱖魚”送到苗知府的餐桌上,苗知府顧不了多問,張口一嘗,道:“風味鱖魚,名不虛傳!”原來這“風味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既保持了鱖魚的本味原汁,肉質又醇厚入味,同時骨刺與魚肉分離,肉成塊狀。苗知府吃了還想吃,不再向王小二追問要吃鮮鱖魚的事了。臭鱖魚由此聲名遠揚,一躍而登上徽菜譜

自此以後,王家兄弟便在徽州府的市中心開了一家“風味鱖魚館”,做販賣烹飪一條龍生意,用“風味鱖魚”品牌招攬顧客,生意紅紅火火。據說有時鱖魚未腐到位,王家兄弟反而要挑夫將“桶鮮魚”往回挑一程,臭了以後才挑往魚館燒製,以求燒出“風味鱖魚”的特色。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