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你不可能既撫養好孩子,又做一個隱士

你不可能既撫養好孩子,又做一個隱士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生小孩、當媽媽這件事,給了我很大的動力,改變自己的社交模式。

以前我是個多作的人啊,選擇朋友非常挑剔,用老公嫌惡的話來說,就是:“這個看不上,那個看不上,你怎麼誰都看不上啊?”懷孕以後,我忽然意識到,在今後的很多年裏,我生活的重心都會是餵奶、小兒疾病、營養、發育、去哪兒玩、選早教、買童裝、買玩具、選幼兒園……這一切和孩子有關、而我又徹底沒經驗的命題。

我只好下定決心,要從一個任性自我的“文藝青年”變成一個熱心隨和的“孩兒他媽”。要學習別人的經驗,也要以身作則的影響孩子。如今兩年多過去了,兒子終於長成了一個開朗、陽光、自我治癒能力很強的小肉包,雖然不完美,但我還是很想和大家分享我的養育心路——用《養育男孩》這本書中的一句話表達就是:“你不可能既撫養好孩子,又做一個隱士。”

你不可能既撫養好孩子,又做一個隱士

我和我兒子的成長史——

0~1歲 :理解陌生人的存在、觀察如何和陌生人建立聯繫。

初爲人母,四處扎堆兒。

2015年3月中旬,我生完孩子,從醫院回家,沒過幾天就有兒科醫生上門來爲新生兒做檢查。這位醫生還建議我說,你可以加入附近社區的媽媽小組哦,這對你和孩子都有很多好處。

除了參加媽媽小組,從寶寶四個月開始,每週我都會帶他去圖書館,參加社區的唱兒歌活動;六個月開始,每週末會去參加親子游泳課;八個月開始,還加入了一個蒙特梭利的遊戲小組。總得說來,每週三次固定早教活動,偶爾約朋友的孩子家庭聚會。

你不可能既撫養好孩子,又做一個隱士 第2張

我參加這些活動更多的是爲了認識同齡孩子的媽媽,交流養育孩子的種種問題。也爲了孩子見到其他的小嬰兒,即使沒有交流,他也明顯會更開心。

作爲新手媽媽,很容易因爲小小的養育難題就讓自己情緒很崩潰。比如我兒子在出生第二個月的時候,把頭睡扁了。我有一陣很焦慮,除了寶寶醒着的時候幫助他多趴着玩、爲他排隊看理療師、從日本海淘定型頭枕,甚至晚上也不停地去幫平躺着睡的寶寶側扭腦袋……直到我見到別的中國媽媽,看見偏頭扁頭更嚴重的小孩,才意識到亞裔孩子想睡出一個渾圓的頭型就是很困難,不必追求完美。

從新生兒到會爬,孩子不需要鍛鍊獨處,他/她需要媽媽的及時迴應。

對於寶寶來說,在一歲之前,他沒有太強的自我意識,很多時候還認爲自己和媽媽是一體的,雖然偶爾會看幾眼周圍出現的同齡人,甚至會伸手摸一摸,但是對寶寶來說,唯一重要的只有媽媽。但這時候母嬰社交對寶寶的意義仍然很重大——他/她會通過觀察爸爸媽媽和別人的交往模式而學習。

在一歲以前,孩子通過和父母有足夠多的互動來獲得原始的安全感,然後還要不斷地親眼看到爸爸媽媽交朋友的過程,才能在處理和陌生人的關係時不會過分恐懼和抗拒。“理解陌生人的存在、觀察如何和陌生人建立聯繫”,就是這個階段的社交重點。

你不可能既撫養好孩子,又做一個隱士 第3張

這個階段父母很容易忽視孩子的社交需求,爲以後的養育埋下隱患。

比如我有一個做生意的朋友,在孩子三歲之前都極少帶孩子出門。自己忙着工作的時候,就把孩子放在圍欄裏打發,幾個月大的寶寶在清醒時總是無法得到媽媽的及時迴應,慢慢就學會了自己玩玩具。朋友很欣慰:“才八個月大,就能自己玩40分鐘了。”這個孩子在一歲半就擁有了自己的iPad,兩歲開始能玩簡單的遊戲。可是到孩子三歲的時候,還是不會說話,無法表達自己的需求,每天要歇斯底里哭好幾個小時。送去幼兒園後很久都不和別的孩子交流,一度被懷疑爲自閉症。後期通過很長時間的干預,才終於恢復了正常。

1~1歲半:喜歡和同齡的孩子在一起,已經有了對同伴性格的偏好,但大部分時間還是各玩各的。

育兒亦育己,媽媽在交朋友這件事上也可以再進步

1歲以後,我自己從不停地和陌生人聊天,到處認識新媽媽,到慢慢有了固定的“媽媽朋友”,兒子的玩伴,有幾個已經逐漸固定下來。

還是有選擇的過程的。我記得有一次,一個媽媽朋友組織公園燒烤,有個不認識的家庭,父母帶着兩個孩子,姐姐三歲,弟弟一歲,還有爺爺奶奶,全都來了。兩個孩子一起坐一輛雙座的嬰兒車,中途姐姐要求喝果汁,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點燃了父親的怒火,這位年輕的爸爸衝過去朝着嬰兒車側面使勁大踹了好幾腳,還伴隨着吼罵,嚇得姐姐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弟弟在一旁茫然四顧,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你不可能既撫養好孩子,又做一個隱士 第4張

我看呆了。後來凡是有這家人蔘與的聚會,我都沒有再參加。因爲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還是希望他能在一個單純、穩定、美好的社交環境裏探索。

你不可能既撫養好孩子,又做一個隱士 第5張

我會避免接觸中醫粉兒之類育兒觀念差異太大的媽媽。不過對於與自己興趣愛好、經濟水平、職業背景等差異較大的媽媽,我會很努力的求同存異交朋友。其實作爲一個普通人,我無論和非常有錢的媽媽相處,還是和那種母語是英語或者別的語言的媽媽相處,一開始都是非常不自在的。打破自己的舒適區很難,但是一旦努力去做了,對照完全不一樣的人,會很容易發現自己家庭養育的侷限性 。

因爲孩子性格內向所以沒朋友?不要亂甩鍋。

對於嬰幼兒的社交,有人說:“有的孩子內向,有的孩子外向,這麼小交什麼朋友,沒關係!”拜託,內向和外向的孩子都需要朋友,不要亂甩鍋。

嬰兒期和大量同齡孩子接觸下來,大概從一歲半起,我發現兒子會更喜歡那種臉上總掛着笑容、性格被動又脾氣溫柔(內向型)的孩子。一般來說,吸引是相互的,慢慢地就會和對方家長約着多見面,讓孩子進一步互相認識、越來越熟悉。

內向和外向的孩子只是交朋友的方式不同。我兒子和大部分同齡人都能一起玩,但是對於自己很喜歡的,會主動過去打招呼,甚至會湊過去主動嘿嘿嘿笑(表達的很明顯)。但內向的孩子可能會慢慢地觀察,直到發現投機的人,再用自己的方式慢慢和對方接觸,比如在衝突時格外忍讓,或者通過肢體接觸等細心的小動作,建立友誼。

如果孩子超過兩歲,只願意自己玩或者和媽媽玩,對同齡人沒興趣,並不是說孩子內向,而是孩子需要更多的機會與同齡人相處。

還是和陌生人說話吧,所有的友誼都是從陌生人開始的呀!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年齡段的共性,一歲半的時候,在公交車或者其他公共場合,我兒子開始對“年輕漂亮的阿姨”有了迷之興趣。有時候會一路都盯着看,甚至發出咯咯的笑聲。我,很,尷,尬。

你不可能既撫養好孩子,又做一個隱士 第6張

但是,我還是選擇了主動搭訕,一般會說:“對不起啊,他一直這麼盯着你看。他最近很喜歡漂亮的姐姐,我也很不好意思。”有的人會笑笑不說話,有的人會客氣地誇幾句孩子真可愛,也有的人真的喜歡孩子,對他做鬼臉或者和他擊掌。但無論如何,一開始我不會強迫孩子把頭扭開(時間太長的話會找別的事情轉移他注意力),不會粗暴打斷他觀察陌生人,我希望他先了解“陌生是善意的”、“世界是有趣的”。

昨天在微博看見一個故事很有感觸,說的是兩個小孩兒差點被綁架,但是他們牢記媽媽說的話:“如果一個成年人需要幫助,他去會找成年人而不是孩子。”這個媽媽的智慧之處在於,她認爲,與其讓孩子把所有的陌生人和危險畫上等號,不如教他們分辨什麼樣的人才是安全的。這讓我想起之前回國時,發現遊樂場有些孩子對所有陌生人都充滿敵意,別說禮貌了,小小的孩子臉上只剩戾氣。也許這樣能增加點他/她的安全係數,但是長遠來看,對孩子的社交發展並無益處。

1歲半~2歲半:語言爆發期,開始有“好朋友”的意識,也是社交問題引導的關鍵期。

如何與大孩子交朋友?

一歲半以後,兒子的詞彙量終於從“爸爸”、“媽媽”、“bye-bye”、“neinei”開始有了較快速的增長。從說“No”開始,孩子逐漸有了明顯的個人喜好和意見。

普遍來說,孩子最開始喜歡的小朋友,都比自己年齡大。比如兩歲的孩子,會特別喜歡和一個三四歲的孩子玩。有一次我帶着快兩歲的兒子在家門口玩,對面街的鄰居看見了,立刻回家把他四歲的孩子帶出來,主動來做自我介紹。因爲澳洲地廣人稀,家家戶戶都是幾百平米地的獨棟建築,一條短街的居民還沒有國內樓房一個單元住的人多,所以在附近遇到年齡相仿的小夥伴,真是彌足珍貴。

你不可能既撫養好孩子,又做一個隱士 第7張

這個四歲男孩的爸爸是澳洲人,媽媽是日本人。後來漸漸熟絡起來,我發現,附近幾條街區的孩子,從兩歲到13歲,都是這個4歲男孩的好朋友。這是怎麼做到的呢?一般來說小孩子喜歡追着大孩子玩,可是大孩子對小孩子的興趣並不大呀?

有一天晚飯後,我帶着兒子去附近的公園玩,剛好那天天氣很好,附近所有的孩子幾乎都來了,我發現,這個4歲小男孩的爸爸,他認識並熟悉附近每一個孩子,作爲一個50歲+的成年人,他能非常自如的加入孩子們追逐打鬧的遊戲中,和大家玩得很瘋也很融洽。

在孩子交朋友的過程中,這個爸爸從來、從來都不說:“你去和他玩啊!你去啊!”而是自己由衷地發現好玩的事情,引領着孩子一起感興趣。他的兒子是一個很安靜、很靦腆、很溫柔的小朋友,但是,他在面對任何人的時候,都能清楚、得體地迴應對方提出的問題,和他的爸爸一樣,隨時保持笑容。這就是榜樣的力量——孩子的社交模式,總是拷貝他所觀察到的父母的模式。

之後這個四歲的男孩每次來我們家,我都會積極地加入兒子和他的遊戲中,扮演陪玩的角色。跟隨這個小哥哥,我兒子學會了說他人生中的第一個完整句子:“Where are you?”也學會了在追逐的時候,說:“Ready,steady,go!”語言、運動、協作等各方面進步神速。

也是從這裏開始,我兒子對其他總見面的孩子,慢慢有了“好朋友”的意識。

爭搶玩具如何解決?“分享”該怎麼教?

在幼兒園裏,孩子學會了很多社交型詞彙,其中用的最頻繁的一個詞就是:“mine(我的!)”,在發生爭搶時,一定會用到。

我和幼兒園的老師聊過“搶玩具”這個話題,老師說:“這個年齡的孩子,剛剛有物權意識,說‘分享’他們是無法明白的,再強調也沒有意義。在這個時候,規則很重要,誰先拿到玩具,就該誰玩,玩一段時間(比如5分鐘),就換下一個人。”

你不可能既撫養好孩子,又做一個隱士 第8張

在家庭聚會的時候,我也會避免強迫孩子和別人“分享”玩具,一旦爭搶發生,如果發生在我們家,我會盡量找出兩個相似的玩具;如果發生在別人家,如果別人的家長能提供另一個玩具最好,如果不能,我會把孩子抱走,告訴他,這是別人家,這個玩具不屬於他。努力地強化“不是所有東西都屬於你”這個物權概念。

記得有一個同齡的男孩來我們家,無論玩什麼,他媽媽都會干涉孩子說:“來來來,你們一起玩,一起分享。”然後雞飛狗跳,兩個孩子爭搶了很多次。一歲半到兩歲的孩子能協作玩玩具的還比較少,尤其是小型玩具(比如一輛玩具車),“分享”是一件不能強迫的事情,至少要先等孩子明白“物權”、“先來後到”的概念後,才能強調分享。

而父母在這個階段的監管力度,應該是時時刻刻盯着孩子的動向,像一個監控攝像頭一樣,一直在,及時對孩子情緒有迴應,並幫助孩子給出解決方案。如果此時家長總是在玩手機,或者在聊天,忽略了孩子的情緒,如果他用暴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玩具,或者被別人的暴力征服,不得已放棄了自己手裏的玩具,那麼他的心裏可能會漸漸生出思維定勢:事情就是這樣的,以後也要照這個方式繼續下去,叢林意識啓蒙,霸凌和被霸凌,就此發芽。

好朋友的正面影響

我個人並不認爲頻繁地帶孩子“見到”別的陌生孩子,就算是有效社交。比如說如果是爺爺奶奶完全承擔帶孩子的責任,他們可能只能負責定時定點把孩子送去公園或早教機構,但是很難要求他們深入和別的家長結下友誼,去觀察自己家孩子和別人家孩子的性格特點。如果家長沒有進一步接觸的意識,那麼這個階段的孩子,幾乎不可能靠自己結下更深一步的友誼。(對於平時要工作的爸爸媽媽來說,利用非工作時間帶孩子定期約固定的小朋友見面,很重要。)

你不可能既撫養好孩子,又做一個隱士 第9張

我兒子目前最要好的朋友,是一個比他大6個月的小男孩。從我兒子5個月還無法獨坐的時候,他們就開始一起上早教、一起去圖書館了,在一起相處地非常融洽。兩個人很早就開始有互動,等都會走路以後,常常用莫名其妙的方式互相逗笑停不下來。等到我兒子20個月左右,兩個人只要見面,大部分時間都願意在一起玩相同的東西(比如一起騎車、一起觀察小動物、一起玩水……),偶爾也會發生推搡、爭搶的小矛盾,但是幾乎不用大人介入,都不會哭,矛盾能一閃而過。

有時候看見他們倆在一起玩得特別好、黏糊在一起特別高興的狀態,我會非常感動甚至會眼泛淚花(好誇張,但是是真的)。他們倆性格相反,脾性相似。相同點是笑點都很低、情緒很陽光、脾氣很好,不同點是我兒子外向活潑、情緒鮮明、愛表達,那個孩子溫柔內向、慢熱溫和、更穩妥。兩個孩子幾乎完全拷貝了我和那位媽媽的特性和交友模式。

除了性格,我認爲對孩子來說,“互相熟悉”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雖然普遍來說兩歲開始孩子纔有交朋友的意識,但是兩歲前,就算不會說話、無法表達的孩子,也是有記憶、有喜好的。穩定、熟悉的朋友關係,會給他們帶來自在、安全的感覺。也是從和同齡的好朋友(自己喜歡的同齡人)一起玩耍的過程中,孩子會一點點學會分享、忍讓、互相付出。

就像大人一樣,孩子都是從結交第一個好朋友開始,慢慢地學會與他人自在相處。

結語:

每個孩子,每個家庭都不相同,但是作爲家長,絕對有義務引導孩子如何與陌生人結交友誼。無論一個孩子營養多好、長得多漂亮、個體才能多優異……他/她都終將走向社會,變成社會的一份子。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都是孩子終生無法繞過的課題。

友誼(社交)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又是一件由無數細節組成的重要的事。成長的路,不要一個人獨行哦~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