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一位名校畢業的老爸的自白:我堅決讓孩子“寧當雞頭不當鳳尾”

一位名校畢業的老爸的自白:我堅決讓孩子“寧當雞頭不當鳳尾”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7.3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爲子女挑選學校。許多家長認爲削尖了頭也要鑽進名校,但事實是,很多學生歷盡千辛萬苦終於進了名校,反而不適應。

我在牛津讀書的時候,就有一些同學要接受心理輔導,甚至有嚴重抑鬱。他們都是在自己的國家名列前茅,拿全獎學金去讀書的。但是一羣學生中,不可能每一個都是第一名,總有最後一名——無論多努力還是要苦苦掙扎,這的確很讓人氣餒。

當然,如果你的孩子可以在名校當明星學生,那就是最好的事情。但對絕對多數中上水平的孩子,如果要選當雞頭還是鳳尾,即在名校包尾、當中等學生,還是在二流學校名列前茅時,應該怎麼選呢?搞清楚這背後的邏輯,對於將來孩子選職業、選公司也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一位名校畢業的老爸的自白:我堅決讓孩子“寧當雞頭不當鳳尾”

對金字塔中端的孩子來說

哈佛大學不如普通大學

個人建議是,不要聽身邊朋友對這問題的評價,他們大多數只是根據自己想當然來評論,或者從自己的孩子等一兩個例子來給結論。面對這種問題,不妨看看歷史上重要的學術論文如何考慮這問題。

著名作家Malcolm Gladwell在他著作David & Goliath裏,就討論了哈佛經濟學博士畢業6年後的成就。哈佛經濟學院是美國經濟學博士中最難考進的,畢業生當然也最優秀,這不讓人意外。但是讓人驚訝的是,除了前30%以外,其他大部分畢業生竟然不如排名低於30的學校的前5%博士生。

一位名校畢業的老爸的自白:我堅決讓孩子“寧當雞頭不當鳳尾” 第2張

能夠從哈佛畢業的博士,當初都可以進任何一所美國大學,更不用說排名30以後的大學。但是,當初那麼優秀的學生中,竟然有70%最後不如普通學校畢業的優秀人才。

也就是說,從長遠的發展來看,與其在名校裏當中等分子,不如到普通學校裏當個頂尖學生。

名校裏的中等學生

“好像沒什麼是我擅長的”

爲什麼會這樣呢?主要原因是,名校的氛圍,不利於大部分中等學生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Academic Self-concepts)。

牛津大學教育系的Marsh和O'Mara曾詳細研究、比較了不同環境對於學生“學業自我概念”的影響。學業自我概念,指的是學生對自己學習能力和技巧的判斷。

日常學習中,學生會把自己和身邊的人比較之後,確定自己在某一方面的高低,也會比較自己在不同學科中的成績,從而得出自己在哪一方面更好,如孩子的數學比平均同學好,比自己的英文好,他就會得到比較高的數學自我概念,認爲自己在這方面更擅長。

這種自我概念能夠非常直接地影響學生的成績表現。一個著名的例子是,心理學家Meece發現,女生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成績和數學自我概念,和男生其實差不多,但是到了中學,就會下降很大,而且,自我概念的下降,往往先於成績的下降。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女生通常是自認爲自己的數學成績不好,然後對數學失去信心,最後數學成績才慢慢變壞的。

研究人員爲了印證這個結論,還做了過很有趣的實驗:針對同一羣女生,安排兩場難度相當的數學考試,一場純女生參加,一場有男生在場,結果顯示,有男生在場時,女同學的成績要低得多。可見“自我概念”的心理影響因素對學生有多大影響。

一位名校畢業的老爸的自白:我堅決讓孩子“寧當雞頭不當鳳尾” 第3張

在名校裏苦苦掙扎的中等學生,就有點像這場“有男生在場的數學考試”。

當然,也不乏這樣一羣學生,他們因爲自己是通過了非常嚴格的選拔,才最終進入高水平的名校,從而認爲,這是對自己能力的肯定,學業自我概念因此升高,變得更有自信心,俗稱“同化效應(Assimilation Effect)”,這也是很多人送孩子去名校時非常看重的一點。

然而,Marsh和O'Mara的研究卻告訴我們,這種正面效應其實非常小,一般去了名校的中等學生都會面臨不同程度的自我懷疑和迷失。俗話說,“人比人,比死人”,就是這個意思。而且,排名高的學生,在老師心目中有很好的形象,獲得偏愛,因此也比較積極,有信心。

當然,民主一點的老師,讓學生覺得受接納,可提高自我概念。除了老師,同伴的影響也很大。如果經常給朋友同儕誇讚,也會提高自我概念。

一位名校畢業的老爸的自白:我堅決讓孩子“寧當雞頭不當鳳尾” 第4張

頂級名校僧多粥少

優秀的學生也得被迫妥協

就算不考慮“自我概念”,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需要考慮,在名校當中等學生,在追求自己理想學科上,比較吃虧。

我以自己見過的例子來說明這問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地處加州硅谷,是以計算機出名的學校,加上計算機工程師在加州工作,薪水都很不錯,所以,我在那兒讀書時,見到很多學生都想選計算機工程。

但是,因爲伯克利分校集中了很多非常優秀而又想讀工程的學生,結果,很多出色的學生被淘汰了,被迫去選其他沒學科。有一些不甘心的就轉校去差一點的學校繼續讀計算機。

畢業時,這些不是名校畢業的計算機工程師,遠遠比被迫選了不喜歡學科的學生要開心得多,就業也好得多。事實上,在美國,只要是工科、理科、醫科生都比別的學科好。所以挑你自己想讀的學科,遠比挑自己想讀的學校重要。

擇校不如擇師

教學熱誠比名氣文憑更重要

既然名校對中等學生好處不大,科學甚至驗證出了很多壞處,爲什麼還有多人追逐名校呢?

這是因爲,很多人覺得“名校培養了人才呀”,但這大部分時間,是倒果爲因,不是學校本身有多好,而是大量本來就很好的人去了名校,所以名校的畢業生就比較出色,如果還是這羣人,去別的學校,應該會更出色。

那麼,名校的附加值呢?我個人感覺,也是不高。很多人認爲,在名校就讀,就有更多機會,這沒有錯,但前提是你的孩子是名校中的明星,或者位於頂級學生之列。如果不是這樣,讓孩子在普通學校當明星,他們將獲得的機會,絕對比在名校當寂寂無聞的普通學生要多很多。

一位名校畢業的老爸的自白:我堅決讓孩子“寧當雞頭不當鳳尾” 第5張

還有人認爲,名校的老師學歷高、教學好,所以學生會出色。其實,教學好壞和老師的文憑相關度非常低,是否用心、是否投入,纔是更重要的因素。擇校不如擇師,如何評斷一位老師,主要是看這位老師是否願意投入到你的孩子身上。

這是我擇校的第一原則——選擇民主、用心投入的老師,而不是學校。這方法也可以應用在找工作。哪家公司不太重要,機構大小也不太重要,第一是要選老闆。好老闆會給你機會,聆聽你的想法。第二是要選有機會讓你獨當一面的地方。這樣纔有機會培養你的領袖能力,纔有機會累積經驗。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