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性?應緊抓4個關鍵時期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性?應緊抓4個關鍵時期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不應該讓孩子什麼都依賴父母,因此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十分重要。因此親親寶貝小編建議,父母緊抓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關鍵時期吧,這樣才能真正走向獨立。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性?應緊抓4個關鍵時期

  一個人走向獨立

  要經歷4個關鍵時期

  一個人在走向獨立的過程中會經歷以下幾個關鍵時期:

第一個階段:兩歲左右,開始出現獨立意識。孩子會把自己想要的表達出來,希望那些東西永遠都是自己的,他們的口頭禪是“我”、“我的”、“我要”。生活技能、運動技能和語言能力等都明顯提高,已經開始自己吃飯、嘗試自己穿衣等。

第二個階段:六歲左右,是與母親真正分離的起點。孩子既想要獨立,又必須依賴媽媽,他們的內心充滿矛盾,是母子之間糾葛最多的年齡。

第三個階段:九歲左右,是獨立而執着的年齡。孩子的獨立性增強,在感情上表現出對他人不再過度依賴,希望擺脫對父母的依戀。他們的自我意識增強,能夠獨立完成一些生活事情,有較強的安全感。隨着獨立性的增強,愛思考、喜歡與人爲善,就成爲這個階段孩子的典型特徵。

第四個階段:青春期前後,爲獨立向各方宣戰。獨立是孩子整個青春期一直在追尋的東西,渴望脫離父母,樹立自己的形象。一個孩子在整個青春期的所有一切,都是在尋找自我:認識自己、界定自己、依靠自己。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向他人宣告自己內心的想法。

在上述每一個關鍵階段,孩子的獨立性發展任務和需要具備的自理能力都不一樣。

 兩歲到六歲:關注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

孩子如果沒有在幼兒階段養成生活自理的習慣,越到後面就越難自立。一旦父母成爲孩子的靠山,孩子自然不願意主動承擔自己的責任,導致他們心理上無法斷奶、精神上不能獨立,甚至缺失基本的生存能力。

從兩歲以後,在每一個成長階段,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任務,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自己能夠獨立完成的一些事情。比如,一個兩歲半左右的孩子,可以自己吃飯、背書包、整理玩具等;四到六歲的孩子,可以自己洗臉刷牙、洗澡、上廁所、整理衣服和牀、清洗盤子等;六歲左右即將進入小學的孩子,可以自己整理書包、做一些簡單的食物、疊被子和衣服等。

六歲到九歲:關注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六歲以後,孩子將告別沒有太多壓力的幼兒園階段,進入小學,迎來人生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學習階段。而學習這件事,要靠孩子自己來,父母不能成爲主角。因而,在小學低年級,父母需要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1.回家後主動做作業;2.做作業前先複習,做作業後要預習;3.做完作業自己檢查一遍;4.不會的題目自己先想辦法;5.每天按時完成作業,不磨蹭;6.自己整理書包;7.留心觀察生活;8.獨立思考等。

 九歲到青春期前:關注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

九歲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識不斷增強,愛思考成爲這個階段的主要特徵。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首先需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是有價值的,而好奇心和觀察力是孩子獨立思考的開始,父母要多鼓勵,讓孩子覺得他的想法很重要。當孩子稍微大一點,父母就要鼓勵孩子學會質疑和多問爲什麼。孩子自發產生的質疑,很容易引發他獨立解決問題的意願和能力。

青春期後:關注獨立價值觀的培養

整個青春期,孩子都處在自我定位的階段。很多時候,他們會以反叛的方式來向世界宣告自己已經成爲一個獨立的人。很多事情,他們一旦形成自己的想法,就會堅持自己的見解和立場,不會輕易受到別人的影響和干預。父母要學會引導孩子形成獨立的價值觀。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