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食五穀雜糧每日一碗粥

食五穀雜糧每日一碗粥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粥”字古體字寫作“鬻”,中間的上面是“米”字,下面的“鬲”是古時候用來煮飯的鍋,兩旁的曲線表示不斷上升的蒸汽。看字形就知道這個象形字描述的是古人把米放在鍋中煮粥時,熱氣騰騰的情形。後來“鬻”字後來經過變化省掉了“鬲”,於是變成了現在的“粥”。《周書》上稱“皇帝使烹谷爲粥”,這大概是最早關於粥的記載了。李時珍更在《本草綱目》中寫道:“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爲飲食之妙訣也。” 
  林林總總古人說了那麼多,就是告訴你,你手裏這一碗粥,有幾千年的歷史淵源,以前的人在喝,以後的人,還是會喝。
  粥源 
  粥是養生的妙品和醫家的治病神方。喝粥有諸多好處,白米熬煮一段時間就會產生糊化作用,熬煮軟熟的稀飯入口即化,下肚後非常容易消化,很適合腸胃不適的人食用。喝粥可以延年益壽,五穀雜糧熬煮成粥,含有更豐富的營養素與膳食纖維,多喝粥可防小病,更是保健養生的好方法哦。 
  《本草綱目》中說:“赤豆粥利尿消腫,菱粉粥固精明目,粟子粥補腎強膝,百合粥潤肺調中,蘿蔔粥消食利膈,油菜粥調中下氣,薺菜粥明目利肝,韭菜粥溫腎暖下,花椒粥闢瘴禦寒,茴香粥和胃治疝。”清代曹廷棟在《老老恆言》中說:“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計頓,飢即食,亦能體強健,享大壽。”養生的人對粥的煮法與吃法是十分講究的。敦煌發現的唐代典籍中,還有用山藥、雞頭米、韭菜子、粳米煮“合神仙粥”的記載,說常食此粥能強身益氣,延年益壽。所以陸游在詩中寫道:“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生病時食慾不振,清粥搭配一些色澤鮮豔又開胃的小菜等,既能促進食慾,又爲身體虛弱的人補充體力。現代人缺乏運動,多有便祕症狀。粥含有大量的水,平日多喝粥,可以爲身體補充水分,有效防止便祕。對於經常開會,喉嚨不適、發言疼痛的人,由於在秋天更容易流失水分,所以溫熱的粥還能滋潤喉嚨,有效緩解不適感呢。
  粥法 
  喝粥當然不需要很多東西,但採買秋季收穫的最新鮮的原材料,是喝一碗上好的粥的保證。《粥譜》上說:擇香粳米爲最,晚稻次之,早稻又次之,而倉米則不可用;擇水以春天的雨水爲佳,此外,臘月的雪水,清晨的井水都能用,長流水則四時俱宜;火候以成糜爲度,火候未到,氣味不足,火候太過,氣味便減。 
  好粥要講究原料、水質、火候,米要新,水要好,火要先大後小。中途不能添水,不能停火,一氣呵成熬到水米柔嫩如一,方得正味。不過現代人假如還學古人用雨水或者雪水煮飯那是一種笑話,不妨就用礦泉水煮食即可。 
  用高壓鍋、微波爐煮粥能省時間,但口感肯定不如細火慢熬的好。所以這煮粥的火,從古代到現在,都是會用微微細火,慢慢熬煮。 
  現在有了電磁爐和可調火焰大小的竈臺,熬粥一點問題都沒有。 
  粥的種類很多,從原料上有谷、禽、果、菜之分,從食用上有素、葷、藥之分。有甜粥、淡粥、鹹粥,有南方的明火生滾粥和北方的五穀雜糧粥,有冬天的山楂蓮子粥和夏天的冰糖雪梨粥,不知有多少系列多少規格多少品種。在《粥譜》中,列爲上品具有養生妙用的粥就有藕粥、芡實粥、扁豆粥、絲瓜葉粥、桑芽粥、松仁粥、菊花粥、梅花粥、杷葉粥、薄荷粥等36種。 
  粥的品種有那麼多,但是最適合你的,纔是一碗最好的粥。 
  也許你很慶幸,樓下旁邊,就有一家上好的粥鋪,而且24小時開放,無論什麼時候過去,都有數十好粥在等你寵幸呢?
  粥油 
  粥熬好後,上面浮着一層細膩、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質,準備喝的時候把嘴貼碗邊上一吸,有一層粘粘的粥皮沾在你的嘴皮上,那個就是粥油。記着那是這個秋天最養人最好吃的東西,和補品一樣補的。切記,拿什麼都不換的。  
  粥侶 
  不僅是東北珍珠米,任何好米煮的飯,配涪陵榨菜就很好吃。或者配一點意大利火腿,不放油拿小火煎煎,撒一點鹽也很好吃。萵筍切成片,炒雞蛋配粥也好吃。螃蟹最肥美的季節,滿黃滿膏的螃蟹,清蒸,什麼都不蘸,配粥也很好吃。用煮蝦的水再煮蘑菇,只用放一點鹽,就着粥,也十分十分好滋味。 
  就算什麼都沒有,單純一碗皮蛋瘦肉粥也好吃,上面撒一點油條切的碎,也是那麼的好吃。 
  況且,做一個三色雞丁配它,土豆丁要一樣大小,幾乎是一個一個切出來的,雞肉要飛水才下鍋,胡蘿蔔必須有胡蘿蔔的樣子,新鮮脆嫩,入口甘甜。洋蔥切得如紙一樣薄,這樣才能充分接觸熱油,爆出蔥香。而且爲了配這碗粥,還一同上了番茄炒蛋和排骨瓜片湯,這樣認真,想不好吃都難。 
  一切都那麼時宜,當工作做完,適逢月色沉沉,家中鍋裏有足夠喝的粥,粥上面浮着厚厚的粥油,鍋旁邊是乾淨的碗,和四款小菜。 
  還有什麼,比這個更美好。 

食五穀雜糧每日一碗粥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