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百科知識 > 脂漏性皮膚炎怎麼治療

脂漏性皮膚炎怎麼治療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脂漏性皮膚炎怎麼治療

多數的頭皮脂漏性皮膚炎患者,表現的症狀會有脫屑、發炎、發癢,因此治療的方向會以抗黴菌的洗髮精,有時會併用局部強效的類固醇。

使用抗黴菌的洗髮精需要潤溼後,至少停留在頭皮上5-10分鐘纔會有效果。這些產品可在醫師指導下每天使用,或一週使用數次,通常需要連續使用數週,一直到看出緩解效果。其他醫師指示的含藥洗髮乳也可緩解並預防發作。目前證據上有效的抗黴菌洗髮精有:

二硫化硒 (Selenium sulfide):例如商品名 Selsun Shampoo 舒聖洗髮精,

Azole 類抗黴菌成份:例如含 Ketoconazole 的商品 Nizoral 仁山利舒、凱蕾洗髮精;含 Climbazole 的古寶草本抗屑洗髮精;含 Sertaconazole 的 Zalain gel 達來外用凝膠洗劑

環吡酮胺(Ciclopirox olamin): 抗表皮的真菌以及酵母菌。

頭皮的發炎以及發癢反應可以局部使用含強效類固醇的產品來控制,例如某些含強效類固醇的洗劑,可以在醫師指示下使用。類固醇是很好的消炎藥物,但長時間使用會擔心一些副作,而設計成洗髮精的外用類固醇產品就可以利用短時間的接觸,達到類固醇的好處並降低風險,是個很聰明的設計。通常洗劑使用的頻率是一天一次,會連續使用數週,但詳細的使用方式,一定要跟你的醫師好好討論喔!

頭皮屑是最常見、也最輕微的一種脂漏性皮膚炎形式,常常會出現廣泛面積的輕微脫屑,但沒有嚴重的發炎反應。目前相關研究認爲交替使用幾種抗屑洗髮精,能達到一定的控制效果。爲什麼會需要交替使用呢?塬因不是很清楚,但可能是因爲脂漏性皮膚炎是個機制複雜的問題,某種成分的洗髮精也許剛好抑制了某個反應,但一段時間後效果就不強,這時使用另外一種成分,或許剛好就能發揮另外一個效果。研究認爲有效的抗屑洗髮精成分如下:

焦油 (Tar) 洗髮精:例如商品名 Pinetarsol shampoo 松木舒敏凝膠洗劑、或是早期的 Polytar 保麗娜液。但因爲致癌風險,目前需要醫師診斷評估才建議使用喔!

吡硫鎓鋅(Zinc pyrithione):例如商品名海倫仙度絲

吡羅克酮乙醇胺鹽(Piroctone olamine)類似成分:例如商品名 Stieprox Liquid 絲寶洗髮液

水楊酸(Salycylic acid):例如 Ducray 護蕾洗髮精

脂漏性皮膚炎怎麼治療

脂漏性皮膚炎在身體及皮膚皺摺處的治療

在身體以及皮膚皺摺處的脂漏性皮膚炎,建議也是使用局部的類固醇以及抗黴菌藥膏來治療。使用上可以用中效價的局部類固醇,因爲身體的皮膚較臉部厚,較能承受類固醇的副作用。其餘的治療方式和臉部差不多,可以在醫師指示下使用外用抗黴菌藥物,或者局部的免疫抑製劑。外用的 2% ketoconazole 洗劑也可用來避免復發。

另外比較特別的是,在愛滋病患者身上,脂漏性皮膚炎的發作往往更頻繁、面積更大,也更嚴重。但對於治療的方式上,基本上跟非愛滋病患者的治療方式相同,除了某些真的特別嚴重且反覆發作的患者,可能會使用口服的 itraconazole 控制,但一樣要在醫師評估後使用喔!

脂漏性皮膚炎怎麼治療 第2張

脂漏性皮膚炎改善方法

1、洗髮乳:如果發炎的部位在頭部,建議可以購買含有焦油(Coal tar)、酮康唑(Ketoconazole)、水楊酸(Salicylic acid)、硫化硒(Selenium sulfide)或吡硫鎓鋅(Zinc pyrithione)的洗髮乳使用,讓您在改善發炎症狀的同時,也能減少頭皮屑的產生。

2、提高衛生要求:如果您知道自己是容易出油又出汗的體質,可能就沒辦法像乾性皮膚的人一樣,2~3天才洗一次頭。爲了避免汗垢和油垢堆積,最好還是保持每天洗頭洗澡的習慣。另外,針對耳後、腋下、眼皮這些容易被忽略的部位清洗,也可以降低脂漏性皮膚炎發作的機會。

3、抗真菌藥物:如果您去看皮膚科的話,醫師可能會以抗真菌藥物進行治療,這些藥物所含的酮康唑和環吡酮(Ciclopirox)有抑制黴菌生長的效果。

4、蘆薈:許多人會在皮膚曬傷的時候,抹上一點蘆薈來幫助降低疼痛感。但您沒想到的是,它也能降低脂漏性皮膚炎的症狀。

5、避免衣物刺激:如果是胸口或腋下等區域出現發炎症狀,最好避免穿着過緊以及材質粗糙的衣物,以純棉的衣物爲主。

6、減少使用造型品:太過頻繁的使用髮蠟、髮油或定型噴霧等造型品,會讓頭皮更加沒有辦法透氣,被造型品堵住的毛囊,可能會因此分泌更多的油脂,使得紅腫和發癢的情況變得更加嚴重。

7、茶樹油:使茶樹油有助於減緩頭皮發癢的症狀。

脂漏性皮膚炎怎麼治療 第3張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