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百科知識 > 《培育男孩》

《培育男孩》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培育男孩》的作者杜布森博士是一位擁有開業證書的心理學家,也是一位婚姻、家庭和兒童問題的諮詢師。全球每天有2億人通過17種語言4200多家電臺收聽他的廣播講

《培育男孩》

《培育男孩》的作者杜布森博士是一位擁有開業證書的心理學家,也是一位婚姻、家庭和兒童問題的諮詢師。全球每天有2億人通過17種語言4200多家電臺收聽他的廣播講座。讀過了書我意識到,他擁有如此衆多的受衆,全在他“指南”的真知灼見是來自他自己的培育經歷、感受和許多社會學調查的分析依據。它有理由成爲所有承擔將男孩培養成爲好男人這項富有挑戰性工作的人士的必備參考。

《培育男孩》同時也是在教我們怎樣做父母,特別是如何做父親,因爲其行爲舉止對男孩的性格形成極爲重要:“如果你經常發火、侮辱妻子,你的孩子就會對母親和其他女性採取同樣的不尊重態度。如果你經常喝酒過多,你的孩子就有可能染上酗酒和吸毒等習慣。如果你口出髒話、吸菸或與同事打鬥,你的孩子可能也會學你的樣兒。如果你自私、吝嗇、亂髮脾氣,在下一代身上你也會看到同樣的表現。”

因而,成年人首先要理解我們自己的性別身份,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孩子就會對他們是誰感到雙重的困惑。“對孩子採取接受的態度,然後去尋找那些使你的男孩具有個性和潛力的獨特品質。撫育他、培養他、給他充足的時間,讓他充分發展自己與衆不同的獨特個性。”

科學證明,是荷爾蒙睾丸素這個“壞小子”使男人具有了競爭性、攻擊性的慾望和行爲。消除隱患的方式當然就是像宮廷中那樣讓他們成爲太監,以使其對皇室女性失去興趣和慾望。但男人的消失絕不意味着女性的福音。從生化和解剖學上分析,“男性身上的睾丸素爲女性的10—20倍之多,他們更有可能去追逐財富、權力、名譽和地位,因爲在他們的體內就涌動着朝這一方向奔騰的力量。”而男人的血清素比女人的低,扁桃體又比女人的大,是這男性神經生理學的三要素一起決定了男性的氣質。這是上帝設定好的程序,不可更改。

當然,無論男孩女孩,在培育上都不該遵循什麼即定的範式,因爲由統一模具加工出來的是機器,而不是活的生命——人。女孩有比男孩好的31條理由也好,男孩有比女孩好的47條理由也罷。其實都需如一句俗語說的,女孩要有女孩樣兒,男孩要有男孩樣兒。

但問題是那是個什麼樣兒?這始終困惑着爲父爲母者。有父母從小把女孩按照假小子來培養,長大以後,於颯爽英姿中透出鬚眉丈夫氣,倒獨有一番女人味。但若把男孩按照小姑娘來培養,成年了,渾身上下柔弱無骨,再操着一口娘娘腔,人們會覺得他在性傾向上出了問題。令女權主義者耿耿於懷的是,她們認爲男女的性別

歧視在孩童階段就顯露出來了,爲什麼男孩就得玩卡車,女孩就得玩布娃娃?我倒覺得這是過慮了,男女的性別差異是與生俱來的,女孩氣不會靠玩玩卡車就跑到九霄雲外去。

首先,父母的愛對男孩是至爲重要的。“許多男孩在成長過程中相信,他們不爲自己的父母所愛,被同齡人所仇恨或不尊重。其結果是產生一種自我憎恨意識,這種意識往往是暴力行爲、吸毒、亂交以及自殺的前奏。它解釋了爲什麼男孩和女孩會去做那些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毫無意義的行爲,諸如割破自己的身體,用利器戳傷肢體,從頭到腳文身,吸食危險的毒品,把自己與死亡、性反常、窮兇極惡畫上等號。”杜布森博士列舉了大量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比如,“在過去40年裏,他殺和自殺的比率上升了500%。我認爲,許多殺死自己和別人的青少年都曾受到心靈的創傷。”

這就需要用愛來撫慰孩子,別叫他們的心靈受傷。對父母來說,儘量避免讓孩子在年幼時受暴力文化的影響。媒體中充斥的暴力內容,向孩子傳授了對待折磨者的錯誤方法。這正是杜博士寫作本書的動因之一,他看到一些男孩正在陷入巨大的困境之中,有許多因爲暴力、吸毒、性亂及其他形式的反叛行爲而承受着情感的壓力。家庭解體對孩子,尤其對男孩,具有破壞性的影響。“我們要在我們的男孩身上樹立得以永遠發揚的性格:自律、對權威的尊重、對真理的服從、遵守工作道德,以及對耶穌基督的永不動搖的愛。正是對這些目標的追求促使我完成本書的寫作。” 

通過研究顯示,各個年齡的孩子,都有一種內在的與自己父親連接起來的需要。而在父親不在家或父親不參與照料關心的情況下,受損失最大的是男孩子。“今天的男孩之所以陷入困境首先是因爲他們的父母,尤其是父親注意力分散、工作過度、筋疲力盡、煩惱不斷、不關心孩子、吸食毒品、離婚分居,或者乾脆無力應付。”換言之,就問題男孩來說,關鍵在於父親的不參與和不關心,其結果是母親承擔更多的責任來填補空位。而母親沒有作過男孩,對於怎樣帶大男孩,認識和想法比起父親是模糊的。當然,同時還有另一種觀點認爲,沒有男人的影響和指引,男孩同樣會健康成長。

母親生育了男孩,父親則造就了男孩。這需要做父親的尤其要擔當起培育男孩的責任。杜博士批評了許多男人在結婚時抱有的錯誤想法,以爲妻子會成爲其啦啦隊長,照顧好孩子,且不會要求什麼回報。他們認爲自己最大的、或許惟一的責任是掙錢,是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哪怕它需要自己一天工作12

個小時。但另一方面,女人的假設則是,她們的婚姻將是一次奇妙的浪漫經歷,她們期待的是燈光燭影下的晚餐、雨中漫步、夜晚推心置腹的交談。這兩種期望都是幻想,在碰碰撞撞幾年以後最後將發生衝突。工作狂男人和灰姑娘女人常常互相毀滅。

杜博士以爲,對單身母親來說,培育男孩可是件麻煩事。再婚形成的混合家庭,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解決男孩尋找男性氣質影響的問題。作爲母親,付出努力爲男孩尋找父親的替身是必須的,他可以是一位叔叔、鄰居、教練,或音樂指揮,或學校老師,不斷地讓男孩置於這樣的男人的影響下。因爲對男孩來說,一味地模仿自己的母親是不健康的。

男孩要學得太多了,以前是教他學得要像個紳士:要懂得尊重甚至保護身體不如自己強壯的女孩;和女孩一起走在街上,要走在靠近汽車的外圈;上餐館時主動給女孩開門,幫她們把衣服掛好,或是指引座位;在正式場合,當一位女士離開房間或座位,或當她回來時,應主動起立。……然而,隨着家庭地位的削弱和缺乏充滿愛心的父親,以及60年代後期出現的性解放運動和激進的女權運動,今天的男孩/男人面臨着困惑,有些已經無所適從了。它帶來了新的思考和行爲方式。因爲,或許女權主義者會將那“傳統”的男性氣質,連同她們認爲“女性遭壓迫的所有標誌”包括胸罩一起扔進垃圾堆。可男人總不能因女權主義者的存在就把男性氣質的紳士風度也當垃圾扔了吧,那或許才男不像男,女不像女。

男孩天生具有競爭和冒險精神,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行爲。因而,杜博士對孩子能自己約束好自己持保留態度,他認爲這雖然是一個值得提倡的目標,但它很少是自發形成的,需要由人去教。也就是說,父母對孩子還是要進行有效的和充滿愛心的“管教”:男孩需要規矩,需要有人監督,需要我們教化。在這方面缺乏的男孩,會在青春期碰得頭破血流、傷痕累累,甚至再也不能完全恢復。所以,一方面要有時間對孩子表示支持、體貼和愛心,這可以加強兩代人之間的聯結關係。另一方面,也需要對孩子進行管教,甚至給予處罰。有的父母只知對孩子採取鼓勵態度,卻忽略了他們身上不負責任或蔑視違抗的態度,未能教他們明白行動是會帶來後果的。

比如,對一些浮躁好動的男孩來說,學校的課堂,簡直就是一處受難所。他們真不願被圈坐在教室的椅子裏,有的甚至寧願通過搗亂被罰站着倒覺得舒服自在。對他們很重要的是理解,順勢而爲,並努力尋求他可能取得成功的其他領域。光靠嘮叨、

埋怨、逼迫、威脅或懲罰,是不能把一個小小年紀的“差生”變成一名“學者”的。不要把那些無組織性、顯得懶散的孩子視爲終生的失敗者而對其失去信心。用你取得的成功去激勵他,用你有過的失敗去警醒他,讓他意識到,人生的成功並不像看上去的那樣可以帶來輝煌的成就感,失敗過後想想並沒有當時感覺的那般可怕。他或她將來可能會令所以人都大吃一驚,像愛因斯坦、丘吉爾那樣。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他不一定要和別人一樣,出自一個模子。 

用愛做紐帶,在家裏建立權威的、富有愛心的、健康的平衡關係。這樣的“父母——子女”關係可以使孩子順利經受青春期暴風雨的洗禮。杜博士認爲,一個未受監督的孩子在一天內學到的不良行爲,作父母的可能花上一年時間都難以將此消除。他特別提到了色情描寫和黃色故事對男孩構成的可怕威脅:一些13歲至15歲大的孩子只要接觸這些淫穢故事一次就有可能使他們一生沉溺於此。這比可卡因和海洛因更容易上癮。父母們有責任在男孩/女孩年幼時和他們一起觀看各種形式的娛樂節目,不要讓邪惡的內容佔據他們年幼的頭腦。任何有理性的人怎麼能夠否認影視暴力和街頭暴力之間的聯繫呢?辦法是通過各種手段,不要讓孩子總是幹坐在電視機前,或是玩無聊的影碟遊戲。要讓他們行動起來,通過工作勞動對現實世界有一種真實的感覺和了解。“給我們的孩子設立最高的道德規範和標準,並儘可能保護他們免於接觸邪惡和走向死亡。我們的家庭不可能變得十全十美,但它們可以變得更好些——比現在遠遠好得多。”

家庭教學正在美國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家庭是一個極爲有效的學習環境。已有越來越多在家接受教育的孩子被最有名望的一些學院和大學接受錄取,而且,在大學裏,他們在學業和個人表現上都很傑出。家庭教學對決心這樣做的父母提供了一種非常成功的方法。但這一方法限於各種條件方面的原因,在美國尚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和做到的,在中國更會是路途遙遙。但以各種名義攤派到父母頭上且年年看漲的幼托贊助費、中小學教育贊助費,也許在讓父母不堪其累的情形下,會讓孩子早些進入家庭教學。我一直感到困惑的是,我們不是提倡所謂九年義務教育嗎?可爲什麼孩子入托上學還要交大筆強迫你自願“捐資助學”的贊助費呢?這不啻是滋生教育腐敗的溫牀。

“沒有什麼比把孩子帶到這一世界,然後把他們一步步引上發展的道路,直至走向成熟更爲輝煌的事業了。”作爲父母,我們的目標是把兒子們從“不成

熟的、反覆無常的少年轉變出誠實而有愛心的男人,他們尊重婦女、忠於婚姻、信守承諾,是果斷有力的領袖、優秀的勞動者、保持着健康的男性氣質。”

說到家,對男孩最有效的教育根據或管教方法,其實就是父母在家裏爲孩子提供怎樣的榜樣,尤其是做父親的,“有其父必有其子”嘛。這個道理說了千百年,中國男人聽得耳朵都起了繭子。但他們會做父親嗎?做好父親和培養男孩是緊密相連,甚至相輔相成的:孩子從父母那裏獲得價值觀和信仰;父母必須堅持在孩子面前過一種有道德的生活。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