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故事繪本 > 《說給孩子聽,做給孩子看》第四章:“我的上衣在哪兒?”

《說給孩子聽,做給孩子看》第四章:“我的上衣在哪兒?”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第一節

《說給孩子聽,做給孩子看》第四章:“我的上衣在哪兒?”

父母當了破壞者

鼓勵孩子發展責任心很難,破壞它卻很容易。往往是當孩子的責任心正在萌生的時候,父母爲了一些自己的需求卻扼殺了孩子的責任心。跟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一樣,有時候父母僅僅是因爲自己去做會更快些,就剝奪了孩子學着獨立的機會。可能你的確是很忙,時間緊張。當你3歲的女兒因爲冷要綁護腿時,你可能會直接跟她說:“來,讓我來做吧。”可能你知道你肯定做得更好。當你7歲的兒子負責做花生黃油三明治,卻只包了一半,你會對他說:“拿過來,我弄好就行了。”同時你自己也很沮喪。當你11歲的孩子還需要被反覆提醒要記得喂狗,你只是嘆息着說:“噢,沒事了,我自己來做就好了,狗狗不會被餓死的。”有時候,你僅僅是泄氣了。當你12歲的兒子放學後沒有把垃圾扔到相應的垃圾桶裏,這讓你很失望,你滿腹牢騷:“算了,不值得再提了。”但是,幫孩子做了這些,只是在剝奪他學會爲自己負責任的機會。

孩子學習責任心,需要教她的老師足夠耐心,而且足夠靈活。通常,這是個很艱難的過程,尤其是在漫長的一天中,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卻很短。但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心裏一直有這個意識。最後,當孩子因爲能做一些事而備感自豪並且強烈地感到自己對家庭的重要作用時,你就擁有了一個有責任心的孩子。

在現代社會中,父母都非常忙,每一天都有各種各樣的事情需要處理。所以他們請人來幫忙做家務,用得太多也就意味着一切都外包了。雖然這會讓你的生活更方便,卻不是在真正爲自己負責任。你的被子還是保姆給疊的呢,你怎麼要求孩子自己去收拾牀?本該你自己或孩子去做的許多事情,卻都僱別人來做了。當我在當地報紙上看到一則廣告——“尋自行車教練”,我頓時想:教孩子騎自行車難道不是父母的責任嗎?以身作則,從自己做起啊。

有責任心意味着很多事情:信守承諾,履行諾言,遵守規則,作好選擇;爲了你自己和家庭的幸福安康,乃至鄰居的、朋友的以及其他人的幸福負責。這些,都是孩子需要去學習的。

第二節

這樣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履行你自己的承諾。履行承諾是有責任感的一個重要體現。“我知道我答應過去看你的演出,但是我太忙了,沒能去。”這種解釋聽起來無懈可擊,實際不然。如果你不能履行承諾,那就不要許諾。或者,告訴你的孩子:“我要盡最大努力在你睡覺前回到家,我希望能,如果今天不能,改天也一定要能。”

遵守你自己的諾言,也堅持讓孩子信守承諾。孩子需要看到即使是你也不是真的喜歡去讀書會,但是你答應了去那兒,所以就一定得去。“今晚我好累啊,我真的不想去讀書會了,但是其他人都希望我能去,我得去,我對我們小組有承諾的。”

孩子央求你讓她去學芭蕾,但是上了一兩次課之後,她卻不想再去了,你先給她機會讓她解釋爲什麼不想去,然後,你可以說:“你在芭蕾舞班報了名,就意味着你已經作出了一項承諾:你要去上課。所以,你得去。你去上課對你自己、對老師都是一份責任。我相信你一定會去的。”或者:“我知道你自己並不想踢足球,但是你答應你們球隊了,他們已經把你算在裏面了,如果你不想去,你必須提前跟教練講。”你可以加上一句:“當這期課程結束後,以後你就可以不報名了,這是你能夠作的選擇。”

當然,當初女兒央求着去報名,現在卻又沒有興趣去學了,你還得讓她知道你爲芭蕾課所付的學費。但是,重點還是強調她得信守承諾。

教孩子承擔責任。孩子需要學着知道承諾是責任,是我們必須去履行的事情。“當你說你要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你答應或者同意去做,你就是作了一個承諾,也就意味着你要去做這件事,你就有責任了。”

對於5歲以上的孩子,你可以加上一句:“當你承擔了你的責任,做了你承諾去做的事情,你就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這也是有責任心的一個表現。”指導孩子去兌現他的承諾,有時候幫着他堅持去做,這本身就是作爲父母的一種責任。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多數孩子都會有臨時改變主意的行爲,他們當初說了要那麼做,可是真到要做的時候往往會變卦(參加一些連續上課的培訓班、某一個比賽、某個運動小組等等)。父母需要幫助孩子仔細想清楚之後再作承諾。“你需要弄清楚一旦你報名參加了足球隊,這對你的日程安排和其他活動會產生什麼影響。這就意味着,你週末都沒有時間去參加別的運動,甚至平時也沒有時間去參加別的活動了。”儘管如此,如果孩子對其他人作了一個承諾,卻沒有去履行,這時你也得區別對待了,你得強調在答應一件事情之前要思前想後考慮周到。教你的孩子說“我得去問問我爸爸”,由此來爲作決定爭取一些時間,很多年後這個辦法也能夠一直有效。

接受了一個約請,作了一個承諾,可是後來又變卦了,這種情況在孩子中間並不鮮見。可能是有了更好玩的活動,也可能是他臨時不想出去了。當教育孩子要遵守承諾時,告訴他要考慮別的孩子的感受。“當你改變主意取消了和薩曼莎的約定,你有沒有想過這會讓她很失望,會傷害她的感情,並且讓你自己也成了不守約的孩子。”這一點跟我們在第2章中探討過的同情心的發展要素有一些相關。能夠站到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種能力是需要一點一點培養的。如果孩子因爲跟別的小朋友鬧彆扭或害怕而改變主意不去赴約,作爲父母就有責任去告訴孩子如何處理這種情況,但是,取消約會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這樣做對培養孩子的責任心並沒有益處。

跟孩子探討你是怎樣作出好的選擇的。把你的想法說出來。大多數孩子沒有目睹過自己的父母是怎樣作決定的,他們通常只是知道結果,並不知道計劃是怎麼制訂出來的。孩子需要學着衡量各種選擇,去考慮各種選擇可能帶來的後果和影響。“我正在考慮我該什麼時候去超市購物。我可以早上去,也可以晚上接你放學之後再去。如果我先接上你一起去購物,那麼你晚上寫作業的時間就不夠了,如果我現在就去,就有點兒匆忙,但是我覺得還是現在去比較好。”

教孩子怎樣去考慮一種選擇。當孩子能夠意識到他們面臨的選擇都會帶來相應後果的時候,你就可以教孩子去考慮選擇了。可以問問孩子:如果你沒有做你的數學作業,會怎樣?如果你沒有邀請傑西參加你的派對,會怎樣?如果你沒有去參加足球訓練,會怎樣?然後給他時間去思考,再聽聽他的回答。注意,你問問題時不要帶上自己的感情色彩,只是客觀地去問。孩子需要學會在作選擇時就要考慮到各種後果,然後他一旦選擇了,就要讓他去經歷。“所以說你現在不做數學作業,就得在明天佔用課間休息時間去做,你這樣行嗎?由你自己來決定。”或者,你當然也可以把問題完全甩給孩子:“還記得我們家的規定嗎,在我們家必須要先做完所有的作業才能玩電腦,對吧?我只是提醒你一下。”這只是個提醒,不是個威脅,選擇還是要讓孩子自己去作。

遵守規定。這一目瞭然,不是嗎?遵守規定本身就是一種負責任的做法。但是如果你知道有多少成年人不遵守規定,甚至會在孩子面前違反規定,你可能會感到很吃驚。“噢,沒事,僅此一次。”也可能真的沒有多大問題。作爲學校教導主任,我經常詫異地看到父母在車流穿梭的馬路上拉着孩子不走斑馬線過馬路。我特意查過相關法規,這種做法是違法的,也的確非常危險。如果你想要求孩子走斑馬線,尤其是當你希望不在他身邊時也能保證他的安全,那你自己就不要違規在先。

孩子能做的事情就一定不要替他做。孩子力所能及的一些事情,比如放學回家、做午飯、寫作業以及其他一些跟年齡相符的事情,儘量讓孩子自己去做。如果你破壞了這個原則,就像前面討論過的,孩子就會覺得這些事情他不必自己去做,因爲你總會幫他去做的。

讓孩子知道他做的哪些事情是在對你或對家庭負責。直接告訴他:“因爲你幫我疊好了衣服,讓我有時間給大家做曲奇,你的幫忙真的對我很重要。”或者:“因爲你今天積極準備,每個人都按時上學沒有遲到。”

  第三節

  讓孩子承擔責任

日常生活中就有好多事情可以讓孩子負責去做,以下列舉一些:

  一個2歲半或3歲的孩子能做的事:

○ 自己拿外套、拿午餐盒、自己背書包。

○ 自己整理玩具

○ 把自己用過的溼毛巾放在浴盆的一邊或櫥子上,至少不是扔在地板上。

○ 早上把毛絨玩具放回到牀上。

○ 每天晚上提前拿出第二天要穿的衣服(3歲孩子)。

  4~5歲孩子能做的事:

○ 把自己玩過的地方清理乾淨。

○ 自己整理牀鋪,把毛絨玩具和枕頭都整理好。

○ 把用過的溼毛巾搭到架子上。

○ 把髒衣服放到髒衣籃裏。

○ 自己清洗盤子。

○ 在家時自己選擇食品(可以提前在儲物櫃或冰箱裏預備一些食物)。

○ 晚上提前準備好第二天上學穿的衣服。

  6歲孩子能做的事情:

○ 自己做午飯(你給他做好三明治,他自己往裏面加餡料)。

○ 自己打包帶飯上學(已經切好裝好的食品)。

○ 自己整理被褥牀鋪,也包括扯下牀罩。

○ 每天晚上自己把書包整理好,並且準備好第二天上學要用到的物品。

  8歲孩子能夠做的事情:

○ 決定什麼時候開始寫作業並且獨立完成作業。

○ 決定什麼時候開始練習培訓的課程並且每天有規律地進行練習。

○ 自己整理去上學、上培訓課、訓練課的書包或揹包,並且能夠保管好自己的包。

分派家務或社區的事務。通過讓孩子做家務,不僅能增強孩子的歸屬感,也能幫他看到家裏每個人的貢獻。讓他懂得,每個人都不是不勞而獲的。(參見第9章中關於個人和社區事務的探討。)

教孩子分清事務乃至責任的輕重緩急。確保孩子瞭解他的某項任務完成之後還有什麼安排,告訴她:“你可以完成作業之後練習一下輪滑。”或者:“你打掃完貓窩後,可以玩會兒電腦,因爲今天是週四(貓窩清潔日)。”

用一些顯而易見的方式提醒孩子的任務。把你希望孩子做的一些事情列出來放到孩子容易看到的位置。對於還不能閱讀的小孩子,可以用畫圖的方式列出來。對於能夠閱讀的孩子,可以用一個詞說明任務,例如:

○ 維生素

○ 刷牙

○ 關燈

○ 做作業

○ 午飯

每天都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事情,可以排一個家務值日表,寫上孩子的名字、每週的天數,以及哪天孩子需要做什麼家務。(例如,見第268頁中的工作圖表。)

不要嘮叨!記住自己的責任所在也是學習責任心的一部分。可以用能夠看到的圖表來提醒,但如果父母總是提醒他,他就無法學着自己去做。他的“記憶肌”需要鍛鍊。如果全家人坐在桌子前準備吃飯,而桌子上還亂七八糟,他就能夠馬上意識到自己忘了整理桌子了。大家臉上的失望就是最好的提醒,要比你嘮嘮叨叨很多遍有用得多。

第四節

抓住各種機會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在超市裏,如果你4歲的孩子喜歡拎着迷你購物籃,那你就讓他把自己需要的東西放進去(這也是一項很好的視覺鍛鍊)。讓你7歲的孩子去另一個通道去拿他自己要喝的飲品(但是首先要確保他的安全)交給你。鼓勵你9歲的孩子寫出他午餐需要的食品,並且在購物時把這些東西都自己找齊。儘量不要隨便干涉他的選擇(除非是無法接受的選擇),並要誇獎有責任感的選擇。

在餐館裏,允許孩子自己點餐,鍛鍊他的禮貌。對於那些較爲內向的孩子來說,他可能需要一段時間纔有勇氣講出來,可以先試着讓他點一道菜,而不是一下子就把整桌菜都交給他來點。

要求孩子有責任感。這也是對付他的叛逆和挑釁的一個良方。當你用很尊敬的感覺表達出你需要他幫你做的事情,讓他對某件具體的事情負責,他就有了目標,從而能夠爲着這個目標而去努力。你可以試着說:“如果你能在我們離開之前把燈給關上就是幫了我一個大忙,我可能會忘記,所以把這件事交給你來負責吧。”

參與相應活動,鍛鍊孩子的責任心。最初你可能覺得參加這樣的活動會比較麻煩,但是,在活動的過程中孩子所學到的責任心本身是無價的,並且這能夠讓孩子受益終生。以下是幾點建議:

○ 整理花園:可以堅持照顧一個蔬菜園(花園)。即使是對大人來說,能夠吃到自己親手種出來的菜也是件令人興奮的事。對孩子來說,整個過程都需要他學着去做,從最初的計劃、播種、澆水、施肥乃至最後採摘,這其中孩子付出的責任心是不可估量的,最後的收穫也會讓孩子備感滿足。在一個烈日當頭的大熱天裏,沒人願意到外面去,但他卻記得自己應該去給西紅柿澆水,否則它們就會幹死的。

○ 照看小動物:在我看來,養個小寵物的好處有很多,相比之下,其弊端不值一提。你不必一開始就養一條金毛犬,養個小動物就行,比如說金魚,很容易養,就是每天喂點兒食,然後每週換次水就可以了。而烏龜則需要餵食喂水,還要給它搭窩去住,需要隨時清理打掃。小白鼠則需要主人的關注和陪伴玩耍,需要提供食物、水以及每週定期打掃它們的籠子。養一條小狗或小貓也能夠增強孩子的責任心。選擇合適的寵物,要確保選擇那些能讓你的孩子力所能及去照顧的動物,才能讓孩子從中體會到樂趣,同時也鍛鍊了責任心。我不知道一個6歲的孩子是不是應該會打掃狗窩,但是當他自己養了一條狗時,他就有責任去打掃。

○爲別人準備禮物或卡片:不管在什麼場合下,幫孩子去爲別人着想就是在培養他的同情心,讓他在爲別人負責上邁出了一大步。當孩子的一位朋友因爲生病而取消與他的約會,與其帶孩子出去買冰激凌補償他的失望,不如幫他去爲朋友做一張祝福卡片,祝願他的朋友早日康復。當孩子的一位同學丟了寵物,可以鼓勵孩子去做一個圖片給他的同學幫助尋找,表達他的關心和同情。

讓孩子學着爲自己說話。4歲的孩子就應該能夠爲自己說話了,至少應該鼓勵他去這麼做。“你能告訴艾米的媽媽說‘我不喜歡蘿蔔’嗎?”這就是爲了告訴他:“如果你不喜歡蘿蔔,就告訴艾米的媽媽。”如果他自己不願意去講,那他就得自己處理盤子裏的蘿蔔。孩子應該學着去爲自己的需要、抱怨以及接口負責任,尤其是當另外一個大人在掌控這些的時候。父母介入並且幫孩子去說,只會阻礙孩子學習爲自己的行爲、選擇以及感受等方面負責的進程。“你得自己去告訴艾森太太你爲什麼昨晚沒有完成作業。”或者:“你需要去告訴艾倫教練爲什麼你下週不能去訓練。”有時候,鼓勵孩子去說出這些話的第一步僅僅是陪在他身邊。“我會跟着一起去的,你跟艾森太太說的時候,我會在旁邊陪你,但你得自己告訴她你的感受。”不要考慮他的“不,你跟她說”這樣的要求,否則你就前功盡棄了。

以身示範。那些有着負責任的父母的孩子更容易具有責任心。儘量讓自己變得更有責任心,無論是不是跟孩子在一起。首先要讓自己養成習慣,潛移默化中,也就養成了孩子的習慣。當許多客戶說他們爲什麼做一些事情的原因時,經常跟我說:“我父親經常……”同樣,你的富有責任心的舉動也會一直留在孩子的記憶裏。

給孩子機會去學習社會責任感。儘量去幫助別人——鄰居、朋友以及社會上的人,教孩子學會另一種形式的責任感。當鄰居外出時,幫他們收郵件,或者把報紙送到老人的陽臺上,這些都會幫孩子認識到怎樣去爲別人負責任。

尋找機會讓孩子體會到自己被需要的感覺。讓孩子走出家庭這個以他爲中心的地盤去爲別人(無論是爲年齡大的人還是年齡小的人)負責任,會讓他產生一種自我價值感。例如,指導一個小孩子的數學題,或者像一個“小媽媽”那樣去幫鄰居家的小孩子學走路,都會讓孩子體會到一種被需要的快樂。那些設有同齡人顧問的活動、有着訓練顧問的野營,甚至是設有不同年齡組的活動都能夠讓提供幫助的孩子感覺到成就感。因爲他所做的工作能給別人的生活帶來改變,這是讓孩子感受到社會責任感的基礎。

社會責任感源於家庭。在許多大家庭裏,大孩子需要去照顧小孩子。大家庭裏一般都存在這種方式,生活在其中的孩子很早就有了社會責任感。在那些不要求兄弟姐妹互相照顧或獨生子女的家庭裏,需要鼓勵孩子去爲家庭成員負責,而不能對他們沒有要求。例如,當弟弟或妹妹不舒服或難過或者需要陪伴的時候,哥哥姐姐可以爲他(她)去講故事。這樣弟弟妹妹對他們的崇拜,再加上你對他的感恩,會讓孩子更快地培養起責任心的。儘管如此,如果孩子是被逼或者是帶着情緒去做的,就要考慮其中的不良後果。

“有時候我們要去看望奶奶,因爲她需要有人照顧,有一些家務需要有人幫忙做,有時候僅僅是因爲能看到你們這些孩子,她就會非常開心。”擁有社會責任感就意味着能夠給予別人幫助,給予別人陪伴,讓別人感到舒服。

讓孩子參與到你的社會責任的活動中。

○ 允許孩子跟你一起去參加投票活動,投票選舉是每個公民的責任。

○ 當你在福利站義務勞動包裝食物時,帶上你女兒同去,讓她也參與包裝並且參與分發食品。

○ 在公園的路上碰到垃圾,撿起來放到垃圾箱裏,並且告訴孩子:“愛護公園的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雖然這垃圾不是我扔的,但是我也有責任把它撿起來。”愛護地球環境,人人都有責任。

○ 當你的社區搞“清潔日”或“美化日”活動的時候,帶上你的孩子去參加。

○ 讓孩子瞭解你爲什麼支持一件事情或者你爲什麼會選擇某些人,並且告訴孩子你怎樣支持他們:你給出的支票,你付出的時間,以及所參加的拍賣籌款活動等等。

社會責任感是一種能夠養成的習慣,一旦養成,將會伴隨孩子今後的人生。

表揚的作用

有責任心的終極獎勵是什麼?是從中獲得的滿足感。但是這不是立竿見影的,需要假以時日才能體會得到。與此同時,來自外界的表揚將會內化爲一種滿足感。

對孩子施以恰當的表揚會鼓勵他做出有責任心的事情。可是,大多數父母卻正好相反:當孩子缺少責任心時,父母往往揪住這些行爲進行批評,其實,這會適得其反。嚴厲而又直接的批評只會讓孩子偷偷在心裏嘀咕:“我也看到你穿着滿是泥巴的鞋子在地毯上走了,你怎麼不記得在門口脫掉呢?”這種批評和指責可能會發泄你的一些憤怒,但這對鼓勵孩子的責任心並沒有益處。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自己得到父母的表揚,所以,當你發現孩子具有責任心的行爲時,最好能夠抓住時機表揚他們,這會很好地鼓勵孩子往你期望的方向發展的。

  這樣的表揚纔有效

表揚要具體充分。要充分描述孩子的具體行爲,而不要只是講那些表揚的陳詞濫調。確保“責任心”一詞出現在你對他的表揚中:“今天你主動把外套和午餐盒從車裏帶出來,我都沒有要求你,你就做了,這說明你很有責任心了。”

描述孩子有責任心的行爲帶來的積極影響。這樣會讓他意識到自己的能力:“你一趟一趟地去取購物袋,這幫了我很大的忙,我今天實在是太累了,背好疼。”

甚至無須說“幹得好!”。對孩子來說,這句話聽得太多了,無非就是知道了媽媽很開心而已。教育學和人類行爲學家阿爾菲·科恩(Alfie Cohn)寫了8本該領域的著作,她把這種話形容成“空口甜棗”。這種隨口就來的空洞表揚已經不能對孩子的責任心培養有任何激發作用了。這句話只是一個信號,表示現在一切都好,至少目前如此。有些話,如果沒有被聽進去,就如同耳旁風一樣,馬上就會消散。(參見附錄《“幹得好”的100種說法》)。

表揚時語氣比內容更重要。用一種帶着驚喜和愉悅的語氣說“你打掃了整個遊戲室!”要比平淡無奇地說出“我真開心你打掃了整個遊戲室”效果更好。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從內心激發孩子的責任心。如果你的表揚沒有伴隨着你高興的情緒,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對你的表揚本身產生依賴感。這就成了從外部去激發孩子,正好與我們想從內心培養的想法背道而馳了。

慎用“我”字。如果你的每句表揚都“我”字當頭,那麼你是在說你自己還是在表揚孩子呢?表揚孩子時,一定要保證說“你”怎樣。

如果孩子做了某項家務,可以表達對他的行爲的感激,但是無須感謝孩子。孩子做了一些事情,應該對此加以褒獎並且表示一下感激。但如果再感謝孩子的話,會讓他覺得他並不需要去做這些事情,他這麼做只是在幫忙而已。只需要這麼說就行了:“我沒要求你擺傢俱,你卻擺得非常好,尤其是銀器,這幫了我很大的忙。”而不要直接說謝謝,只需表達你對他行爲的感激,並且讓他知道他做的事情你都看在眼裏了,這就夠了。

“談論”孩子負責任的行爲。這也是表揚的一種形式。在談論的時候,就假裝孩子沒有在聽,而實際上他能夠聽到你的談論,這會更加激發他的動力去做更多類似的事情的。“嗨,詹尼,我真不知道如果沒有凱特在我會怎樣,她做了那麼多家務活,今天我這麼累,她幫我打掃乾淨了廚房,這簡直就是救了我。”必要的時候,也可以拿起電話,假裝在電話裏表揚他的事蹟。如果孩子還小的話,他可能並不知道電話那頭有沒有人在聽,但是電話這端你在講,對他來說這就夠了。

在孩子面前表達對別人的感恩也會激發孩子的責任感。抓住每個機會去表揚每個家庭成員對家裏的貢獻,可以說:“你爸爸做的意大利麪真好吃,我們大家都很喜歡,對吧?”

對每個孩子一視同仁,不要厚此薄彼。如果總是表揚某一個孩子,那麼他哥哥可能會鬧意見了:“那我呢?”這也就淡化了你先前對他的肯定和表揚。面對這種情況,你可以說:“現在我講的是海澤爾爲我們這個家所做的事情。”其他的不要再提起了。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