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飲食 > 生長髮育 > 談脂肪色變?寶寶生長髮育離不開的營養元素

談脂肪色變?寶寶生長髮育離不開的營養元素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談起脂肪,很多人會不由自主地把它跟肥胖、高血脂、 脂肪肝、冠心病這些當今社會常見的“富貴病”聯繫起來。

可是中國營養學會卻告訴我們,一個年齡2歲,體重25斤的寶寶,每天需要食用40g左右的脂肪才能夠滿足他生長髮育的需求。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什麼是脂肪?

人體維持各種生命活動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能量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熱量,熱量來自於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還有蛋白質。

碳水化合物也稱爲糖類,主要來源於穀類和薯類食物,還有蔗糖、糖果、糕點、水果、含糖飲料以及蜂蜜等等(越來越被重視的膳食纖維也屬於碳水化合物)。1g碳水化合物能夠爲人體帶來4千卡的熱量。

通常所說的油脂就是脂肪,包括“油”(液態,如植物油)和“脂”(固態,如豬油、牛油)兩種。日常食用的動物油和植物油,比如豬油、菜油、豆油、芝麻油、橄欖油都屬於脂肪。1g脂肪能爲人體帶來9千卡的熱量。

1g蛋白質爲人體帶來的熱量和1g碳水化合物差不多,也是4千卡.

由於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能爲人體提供熱量, 所以它們也被稱爲三大產能營養素。

這三者除了在體內供給熱量外,它們還有其他特殊的生理功能,並且彼此影響。三者應當保持一個恰當的比例,這樣才能使人體處在理想的健康狀態。

對於一個1-3歲的寶寶來說,碳水化合物佔總能量的50-65%,脂肪佔35%左右,蛋白質佔10%左右,這個比例是比較合適的。

談脂肪色變?寶寶生長髮育離不開的營養元素

△中國營養學會頒佈的中國居民膳食能量需要量表,告訴我們寶寶每天需要多少脂肪

(點擊上圖可放大查看)

我們假設把米飯作爲碳水化合物的全部食物來源,把食用油作爲脂肪的全部食物來源,那麼上圖可以被總結成以下數據:

一個1歲的寶寶每天需要吃:

大米110-125g,食用油31-35g,蛋白質25g;

一個2歲的寶寶每天需要吃:

大米138-151g,食用油39-43g,蛋白質 25g;

一個3歲的寶寶每天需要吃:

大米165-172g,食用油47-49g,蛋白質30g。

PS. 這裏講的大米是生米的重量,並不是蒸熟後的米飯重量。

寶寶每天需要的脂肪,是不是比你原來想象中的要多?

PS.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被稱爲宏量營養素。顧名思義,也就是說要維持人類的生命活動,對這三種營養素的需要量是很大的,以“克”爲單位來計算。

談脂肪色變?寶寶生長髮育離不開的營養元素 第2張

脂肪的“魔力”

脂肪這個聽上去有些壞壞的詞,對人體有什麼魔力呢?

就拿細胞來舉例吧。細胞是人體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而脂肪是構成了細胞膜必須的元素。

PS. 把細胞設想成一個雞蛋,細胞的“殼”叫細胞膜,既需要堅性,也需要一定的流動性。這是什麼意思呢?

雞蛋的蛋殼不能太軟、太薄、太脆,否則輕輕一碰一捏就會碎。同樣的,細胞膜也需要一定的硬度、厚度、韌度纔不至於讓細胞膜輕易破碎,這就是細胞膜的堅性。

雞蛋的蛋殼上有好幾千個小孔,它們爲蛋殼裏的物質提供跟外界進行交換的通道。同樣的,細胞也需要同外界進行物質交換。比如吸收營養物質、代謝廢物等等,所以細胞膜需要一定的流動性,才能夠保證這些物質交換順利進行。

脂肪由一個甘油分子和3個脂肪酸結合而成,可以分爲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有利於細胞膜的堅性,而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細胞膜的流動性。

給寶寶補充脂肪的正確姿勢

從整體健康的角度出發,在給寶寶補充足夠脂肪量的同時,必須考慮到飽和脂肪酸、單不酸飽酸以及多不飽和脂肪酸這三者之間的合適比例,大致1:1:1的比例是比較理想的。

比如,不少家長會有一個誤區,認爲牛肉比較好(也許因爲牛肉的市場價格比豬肉貴吧),脂肪含量少蛋白質含量高,比豬肉更有營養價值。其實3歲以內的寶寶生長髮育迅猛,對脂肪的需要量是驚人的。大腦、神經、視網膜、骨骼、免疫系統等等所有的身體器官組織裏的細胞都在大量繁殖生長。僅僅構成細胞膜這一項需求就需要大量的脂肪。

先拋開牛肉的總脂肪含量過低不說,單單牛油當中脂肪酸的組成就是不如豬油的。牛油中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超過了60%,並且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比較低,前者和後者的比例是2:1。豬油當中的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是1:1.2,而且豬肉肌理鬆散,比牛肉更容易讓寶寶消化吸收,並且相對更不容易引起寶寶的食物過敏,所以對於年齡越小的寶寶來說,豬肉更加安全。

上文提到過,食用油是脂肪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而關於橄欖油的食用存在着普遍的誤區。有一些報道宣傳,橄欖油在降低血脂和血膽固醇方面有顯著的效果,又由於它的價格比較昂貴,所以受到了許多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家庭追捧。有許多家庭無論是涼拌還是熱炒,都只用橄欖油。

確實,橄欖油中80%以上是油酸,這是一種單不飽和脂肪酸。橄欖油的熔點很低,純度越高的橄欖油在冷藏時就越不容易結成固態。反過來,橄欖油的耐熱性很差,在進行高溫烹調時,也就是烹調溫度超過180℃以上,進行煎、炒、炸的時候,橄欖油就要比其他的油脂更容易產生致癌物。橄欖油更適合用來涼拌,熱炒還是建議使用其他油脂。茶油跟橄欖油是一樣的道理。

總結一下,我把中國營養學會的《2-5歲兒童對於各類食物每天建議的攝入量》這張表格分享給各位寶爸寶媽,大家可以根據表格結合自家寶寶的食物偏好,爲自家寶寶制定個性化的營養餐。

談脂肪色變?寶寶生長髮育離不開的營養元素 第3張


嬰兒食譜
幼兒食譜
學前食譜
兒童食譜
母乳餵養
人工餵養
輔食添加
寶寶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