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中醫養生 > 白鮮皮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白鮮皮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白鮮皮的功效與作用

藥性:苦,寒。入脾、胃、膀胱經。

主治:清熱燥溼、祛風解毒。本品苦能燥溼,寒能清熱,「能於溼熱大展其用」(《本草思辨錄》)。尤善「外治皮毛肌肉溼熱之毒」(《本草匯言》),「諸痛癢瘡,服之亦大有捷效」(《本草正義》),故爲治皮膚瘙癢之要藥。又能利溼煺黃,祛風通痹,「爲諸黃風痹要藥」(《本草綱目》)。

1.治皮膚瘙癢、溼疹溼瘡、風疹疥癬

本品苦寒,長於「燥溼清熱,外治皮毛肌肉溼熱之毒」(《本草匯言》),凡「諸痛癢瘡,服之亦大有捷效」(《本草正義》)。爲治皮膚瘙癢之要藥。用於上述疾病,內服外用均宜。可與苦蔘、百部、花椒等外搽或外洗患部,如膚疾洗劑(《部頒標準》);或與苦蔘、土茯苓、地黃等同用,如溼毒清膠囊(《部頒標準》)。

2.治溼熱黃疸、風溼熱痹、關節紅腫熱痛者

本品既能「行水道」(《本草備要》),導溼熱之邪從小便而出,治黃疸尿赤;又能祛風行痹,通利關節,治風溼熱痹,關節紅腫熱痛者。故李時珍譽之「爲諸黃風痹要藥」(《本草綱目》)。治黃疸尿赤可與茵陳、金錢草等同用,治風溼熱痹,關節紅腫熱痛者可與秦艽、忍冬藤等同用。

白鮮皮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白鮮皮配伍應用

白鮮皮配苦蔘:白鮮皮清熱燥溼,瀉火解毒,祛風止癢;苦蔘清熱燥溼,殺蟲利尿。兩藥伍用,清熱燥溼,殺蟲止癢之效增強,適用於溼熱黃疸,溼疹疥癬,皮膚瘙癢。

白鮮皮配地膚子:白鮮皮清熱燥溼,祛風解毒;地膚子清熱利溼,祛風止癢。兩藥伍用,祛風、除溼、止癢之功增強。適用於皮膚溼疹溼瘡,風疹瘙癢。

白鮮皮配薏苡仁:白鮮皮清熱燥溼,祛風通痹;薏苡仁健脾補中,滲溼除痹。兩藥伍用,標本兼治,祛風、除溼、通痹功效增強。適用於風溼熱痹,關節紅腫熱痛。

白鮮皮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第2張

白鮮皮的藥理作用

本品具有抗病塬微生物、抗內毒素抗炎和免疫抑制、保肝等作用。

1.抗內毒素作用

動態比濁法鱟試驗結果爲指標,從白鮮皮中分離得到3個有效成分,其中DPR-2於1、2、4g/m對0.1mg/ml的IPs有明顯的中和作用,於81g/ml濃度可顯着抑制RAW264.7細胞釋放TNFa和IL-6,其機制可能與DPR2可中和內毒素,阻斷其與細胞膜受體的結合有關。從白鮮皮中分離得到具有抗LPS作用的生物礆類成分BXPA。體外實驗結果顯示,BXPA(100~200mg/L)可顯着抑制LPS(1001g/L)誘導RAW264.7細胞釋放TNF-a及1-6;BXPA(40mg/kg)可提高注射熱滅活大腸埃希菌(1.3×10CFU/kg)攻擊小鼠存活率約40%,可見BXPA在體外能較好地中和LPS並抑制其誘導的炎症細胞因子釋放,對熱滅活大腸埃希菌攻擊所致膿毒症模型小鼠具有保護作用。

2.抗炎作用

白鮮皮具有顯着的抗炎作用。於致炎前6、3小時及同時灌服本品水提物100、200mg/kg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腫脹有顯着抑製作用,抑制率爲16.6%和24.1%;連續灌服6天對蛋清所致小鼠足爪水腫也有顯着抑製作用。白鮮皮水、醇提取物8g/kg能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部炎症、角叉菜膠致大鼠足爪腫脹及小鼠濾紙片肉芽腫,還能抑制蛋清性小鼠足腫組織中組胺與5HT的含量。

白鮮皮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第3張

白鮮皮用藥禁忌

①本品對循環系統有一定興奮作用,可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

②脾胃虛寒者不宜用。孕婦、兒童慎用。

③最大用量不應超過15g,且不宜久服。

白鮮皮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第4張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