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如何與孩子說說“死亡”這件事呢?

如何與孩子說說“死亡”這件事呢?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長假後,我們近距離體驗了一場真實的“死亡”場景:一女子在小區跳樓自殺了!悲訊不脛而走,小區瞬間被種種猜測和悲慟籠罩......或因恐懼,人們紛紛退避三舍,因爲女兒月兒就讀的小學就在小區內,物管及時與學校作了應急備案,但消息很快便在孩子們中間傳開了。晚上,我們聽月兒聊了她直面這一事故現場的思考:

“我們學校今天沒做早操,因爲小區有一女的跳樓自殺了(事故現場近學校操場)。”

“我回家時看到現場有警察,還有一塊白布,底下或許就是那個可憐的人(頓了頓,繼續說)聽說她是一位媽媽,有抑鬱症。那麼,她的寶寶會知道媽媽死了嗎?(孩子想了想)或許,我可以給她的寶寶畫一幅畫,告訴她的媽媽只是去了快樂的天堂,但永遠不會回來了,希望她快樂長大吧......”

孩子說完自顧自去畫畫了,畫完還彈了首《真善美的小世界》,對目擊這一死亡課堂,我們沒有避諱,平和聽完孩子訴說她的所見所想,欣慰的是,孩子對生命的歸依有着天然的理解,沒有恐懼,也沒有傷感,頗溫暖而平靜。

如何與孩子說說“死亡”這件事呢?

我們不止一次聽到這樣的故事:一個孩子的父親去世了,家人怕他傷心就欺騙他說:“你爸爸去國外工作了,要過很久才能夠回來。”一個幼兒的母親去世了,家人不知道怎麼跟他談論死亡,就說:“媽媽出遠門了,你要是聽話,媽媽就會回來的。”我們的傳統禮俗中對死亡話題常懷忌諱,以上回避看似“善意”的謊言,卻帶有成人自以爲是的保護和侷限性,謊言下的孩子一度無法瞭解死亡的真像,也就無從體驗生命消逝的意義,唯對生命忐忑和對死亡恐懼便順理成章了。面對“死亡”,真實的體驗並不會導致生命不能承受之痛,真相雖會帶來悲傷的宣泄,但惜別後何償不是一種重生與期盼?!就像游泳,學會後的人都會克服學前對水的恐懼,但不會游泳者是無法感知水中暢遊的痛快,我們希望孩子珍惜和尊重生命,便應鼓勵他學會勇敢前行。

那麼,如何對如此沉重的生命話題作正能量引導呢?根本上來說,生死皆屬生命本質,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它藏於天地萬物之間,死亡話題無需向孩子主動傳授,但父母需時刻準備生命價值觀的正向傳遞,自然而然中引導孩子懂生命的意義。

如何與孩子說說“死亡”這件事呢? 第2張

記得在我女兒月兒一歲多時候,有次雨後走在自家樓下小路上,發現一隻或被踐踏頻臨死亡的蝸牛,因踩踏蝸牛外殼基本已碎,生命頑強依舊掙扎前行,小姑娘十分好奇觀察許久,並問我:蝸牛會死嗎?它死後去哪兒了?......我當時並未正面回答她的問題,而是幫助她撿了一個小樹枝,讓小小人兒輕輕助它前行,無耐蝸牛傷勢過重,爬行十分困難,最後,我們一起用一片落葉將蝸牛捧至一水池邊草叢中,那兒既不被打擾,環境也有利蝸牛休養生息,後來較長一段時間,小小人兒總喜歡在蝸牛棲息的那叢草地駐足,雖不曾再看見那隻蝸牛,我想孩子內心潛意識已經對生命作了天然的理解......成長總能被捕捉在無意間,順着孩子的心意,我們開始通過繪本啓蒙她對生命的認知,陸續朗讀過生命價值的繪本包括:《再見了,艾瑪奶奶》、《獾的禮物》、《湯姆的外公去世了》、《爺爺變成了幽靈》等......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生俱來,只要成人不避諱,不干預,孩子自會形成對生命自在流淌的頓悟。

紀伯倫《先知·沙與沫》一語道破:生與死是勇敢的兩種最高貴的表現。我們既崇尚生來美好,也坦然死之歸依。不難發現,在生活中處處皆可引導孩子對生命的思考,生命價值觀總在潛移默化中傳遞。父母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在大自然中和孩子一起探索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瞭解動植物循環生態鏈,萬物生生相息的奧妙;在清明時節掃墓時,和孩子一起帶着敬重、懷念與輕鬆的心情懷念故人,不避諱他們的好奇與幻想,我們無畏恐懼,內心便無比寧靜,在生命的真實課堂中傳承真善美,與孩子之間的親密也更加源遠流長。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