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百科知識 > 汗蒸多長時間爲宜

汗蒸多長時間爲宜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汗蒸多長時間爲宜

每次汗蒸時間45分鐘爲宜,最多不超過1小時。

不過,對於出汗比較慢的情況,可酌情適當延長蒸的時間,但也不要延長過久以及還得根據自身狀況決定。

另外,出汗慢估計是體質的原因,如汗腺不通或體內寒氣大。建議汗蒸前多喝水以及汗蒸時適當喝些水,溫度放高點,最好不要通過延長汗蒸時間來彌補沒達到的汗蒸效果。再說,出汗太多也並不一定是好事,出汗雖說能帶走熱量,但汗蒸出汗過多卻會導致鈣流失,所以汗蒸的人最好每天補鈣。

汗蒸多長時間爲宜

汗蒸多長時間爲宜 汗蒸的好處

1.美白肌膚:汗蒸能夠幫助美白肌膚是因爲在汗蒸的過程中,電氣石釋放的遠紅外線能夠深入皮膚的底層,讓你的皮膚能夠在這樣的遠紅外線的照射下激活皮膚細胞,促進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這樣能夠將殘留在細胞中的廢物排出,並且將老化細胞排出,從而使皮膚在汗蒸之後變得越來越白,越來越細嫩。

2.減肥瘦身:經常進行汗蒸能夠有效的幫助瘦身減肥。汗蒸 的過程中能夠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並且因爲溫度原因,汗蒸半小時身體能夠排除大量的汗水,消耗大量的熱量,這對於肥胖的人來說,是一項沒有節食減肥痛苦,運動減肥難受的減肥方式。

3.排毒養顏:汗蒸不同於蒸桑拿那樣完全就是靠高溫來讓人體大量排汗,一般人在汗蒸房裏面35攝氏度左右的溫度中能夠呆上一個小時左右而不用擔心會出現胸悶氣短的情況,正是因爲這樣,所以,汗蒸有足夠的時間讓人體慢慢接受它釋放出來的負離子、亞離子等元素,幫助身體更好的排出毒素。

4.提高身體免疫力:汗蒸中電氣石釋放出來的遠紅外線能夠有效提高細胞的活躍度,這樣就能夠促進身體淋巴液的循環,對於殘留在身體的重金屬、毒素等等有害物質加快排出體外的速度,對於整個身體的免疫功能都能有效改善,幫助提高身體免疫力。

5.降壓安神:汗蒸是一項能夠有效降壓的休閒方式,在汗蒸的過程中電氣石高溫受熱之後釋放出遠紅外線、負離子等等有益物質幫助身體很好地進行自我調整。特別是對自律神經的自我調整,能夠很好的幫助舒緩神經緊張、失眠頭痛等等不適症狀。

汗蒸多長時間爲宜 第2張


汗蒸多長時間爲宜 汗蒸時間過長的危害

1.汗蒸過久容易頭暈或身體虛脫

汗蒸的同時正是大量消耗體內能量及水分的時候,所以,如果汗蒸過久人自然會受不了。尤其是體質比較弱、營養不良的人更加受不了,時間一長很可能出現虛脫暈厥的症狀。

2.汗蒸過久鈣質流失嚴重

汗蒸就是通過高溫出汗來達到排出體內毒素的瘦身美容等功效。可是,如果一次汗蒸過久出汗太多,體內鈣質嚴重流失,反而會讓人缺鈣。

因此,建議汗蒸的人一個是不要蒸太久,再一個平時多喝牛奶、多吃雞蛋補補鈣。

3.汗蒸過久皮膚彈性變差

正確汗蒸本是可以改變膚質,增強皮膚彈性,延緩衰老的。可是,如果一次汗蒸過久反而會對膚質起反作用。因爲水分流失過於嚴重,毛孔擴張就會導致皮膚失去彈性。

所以,汗蒸的人要注意兩點。一個是汗蒸過程中要不斷地補水,另一個則是汗蒸過後最好敷些補水面膜,能讓美容效果加倍。

汗蒸多長時間爲宜 第3張

汗蒸多長時間爲宜 汗蒸注意事項

1.體驗汗蒸的過程中不要頻繁的出入蒸房,以免受涼。

2.汗蒸時不要揉搓身上的泥垢,用毛巾輕輕擦拭即可,以防汗腺不能正常排泄。

3.汗蒸時要適當補充水分防止虛脫,但切記不要爲了出汗刻意喝水。

4.汗蒸一次的時間以一個小時爲宜,在這之前可適當運動,但不可過量,要注意身體放鬆。

5.汗蒸時想上廁所的要及時排便,不要忍便。

6.汗蒸時身體出現任何不適都不要硬挺,最好離開汗蒸房,到休息室放鬆片刻,待症狀消失後再進入。

汗蒸多長時間爲宜 第4張


汗蒸多長時間爲宜 哪些人不適合汗蒸

1.老年人不宜汗蒸:因爲老年人本來身體虛弱,如果出汗多的話,會出現電解質紊亂,嚴重時可以危及生命。

2.陰虛溼熱體質的人:虛性體質者不適宜汗蒸,因爲這類人體質本就弱,再大量出汗會讓身體更虛。因爲汗液屬於人體陰液的一種表現形式,陰虛的人過分消耗會更加導致陰虛、血虛,對心臟同時也會有負面影響。

3.月經期的女性:在月經期的女性也不能汗蒸,汗蒸能增加體內血液的循環,很容易給汗蒸的女性造成大出血。

4.哮喘患者哮喘患者最好不要汗蒸,這是因爲汗蒸房裏面氧氣稀薄,對哮喘患者的呼吸有嚴重影響。

5.高血壓、糖尿病人羣:高血壓、糖尿病人羣不能汗蒸,汗蒸室內溫度過高,很容易使血壓升高,血糖濃度升高。

此外,孕婦、甲亢患者、心腦患者、嚴重心臟病、心臟裝有起搏器、結核病患者,急性疾病、癌症晚期、高燒高熱患者,惡性腫瘤患者,傳染性皮膚病者以及其他不能耐高溫的人不宜汗蒸。

汗蒸多長時間爲宜 第5張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