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四季養生 > 【辟穀期間如何服氣】辟穀期間怎麼服氣

【辟穀期間如何服氣】辟穀期間怎麼服氣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4.5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辟穀期間如何服氣?辟穀是現代很多人的養生方式,辟穀的方法有很多種,服氣辟穀就是其中的一種,那辟穀期間究竟該如何服氣呢?下面就來看看吧。

辟穀期間如何服氣

早晨在戶外,面向東方,目光遠眺,穿過雲層,意念停留在宇宙深處,輕閉雙眼,意想宇宙深處,有無數乳白色精華氣體吸入口腔,吸氣時上顎儘量放鬆擡高,保持口腔儘量大的空間,調動形象思維,意想吸入口腔內的精華之氣,象咽饅頭一樣一口嚥下去,經食道、胃送入腸中,一直送至下丹田。因爲胃只起消化作用,不能吸收,真正能吸收的是小腸。如果不能一下將精氣送至下丹田,可以先送至胃的賁門,意守精氣停留的地方,然後再吸一口氣,意念吹氣將精氣自賁門送至下丹田,也可用手法相助導引入下丹田。完成一口後再服第二口……,早、晚各吸12口,每天增加3口。服氣得法者,不但可以迅速排除飢餓感,還會感到小腹乃至全身發熱。

動作要領:

1、口腔張開,舌頭平放內收,全身放鬆,人體保持靜態;

2、口腔、喉嚨不動,腹部微收,將氣從口腔吞入腹部,如打嗝之狀(但不是打嗝),不管有聲還是無聲,都正常,這時氣如一團圓球滾入腹內;

3、吞納時,頭不要低,口不能閉;

4、吞納時,腹部和頸部不要用力,動作要自然;

5、吞納時要空腹,禁止飽腹吞氣,飯後需半小時吞氣;

6、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隨口就吞,旅遊、走路、居家、上班都可以練;7、有污染之地禁吞,早晚,空氣新鮮,山清水秀之地最好。

【辟穀期間如何服氣】辟穀期間怎麼服氣

服氣的其他方法

服食日氣法:清晨太陽剛出來,對日坐,閉目、握固,思想日中五色雲氣進入自己身體,入口則吞嚥,四十五次即滿,再吞嚥口水九次。

服食月氣法:夜晚月亮初升,即對月坐,閉目、握固,方法同服日氣法。吞嚥五十次,咽液十次即可。

服三五七九氣法:先徐徐用鼻吸氣三次,以口一吐廢氣;用鼻吸引五次嚥下,再以口一吐廢氣;次引氣七次嚥下,以口一吐廢氣;再吸引九次嚥下,以口一吐廢氣。此法特點是循序漸進,入氣多慢均細,而出氣快捷,吐氣少爲妙。入氣分多次吞嚥入胃中,煉習長久後,即可達到吸引一次氣體,可以分成五次、七次、九次吞嚥入胃中,故名爲三五七九服氣法,此法與三五七九玄根氣法不同。

李奉時服氣法:先導引使四肢舒緩,然後不用枕頭,平臥牀上,閉目、握固,服氣時輕柔緩慢,如嬰兒吮乳,吞嚥時直送氣至臍下。降煉時不分時日均可,須服即服,服多服少,均隨人意。

茅山賢者服氣法:其法的特點是側臥,將脅部著牀上,微縮雙足,頭向東,臉面南。兩手握固傍面頰部。閉目,納氣,極力開喉,大口嚥氣。這樣,初練功時,一咽、二咽一吐氣,逐步練習到七咽一吐氣。練功時要求氣體出入均勻細長。側臥後,再坐起煉之。坐姿是:豎膝而坐,兩手相叉抱膝,閉氣鼓腹,氣滿即吐。煉功後常常頭足皆熱,出汗,但腹胃部氣和飽滿,關節宣暢,身體健康。

唐人張果傳服氣法:每日常仰臥於牀,閉目、握固、鼻引氣,口吐氣,氣息極微,使自己的耳朵聽不到呼吸的聲音。氣體入肺後,則閉息,也不吞嚥,使足心出汗。胸部悶極了,再引少氣,微吐廢氣。平日不用吃糧食,也不須藥物,僅需不時飲用一兩杯好酒或新汲的井華水(乾淨水)以利腸胃通暢即可。

王說山人服氣新法:此法不同於以上諸法,不強調閉氣吞嚥,是一種結合意引、存想的方法。其法爲:初學之時,覺肚子有飢餓感即食氣。上食新氣,下泄舊氣,使推陳而納新。如果在練功中覺腹中氣不舒暢,即或行走或臥牀上,以意想引逐,使氣下行。還可以行步、導引,使氣機宣暢則可。

【辟穀期間如何服氣】辟穀期間怎麼服氣 第2張

辟穀服氣的注意事項

1、辟穀養生與飢餓有本質區別,所以辟穀一定要有正確的指導下進行服氣、吞氣、靜坐冥想,吸收能量,纔是辟穀養生的核心,否則沒有能量作保證,就會出現副作用,或者沒有辟穀養生指導師,容易出現不良反應,或者出現不良的事故,導致不安全因素。

2、辟穀養生,應該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要根據不同人的實際情況制定辟穀養生方案,切不可能一概而論。也就是說辟穀養生由淺入深,逐漸提高的,要確定辟穀養生的時間長短要量力而行,比如開始三天、五天、七天等,讓自己有個適應的過程,當然一些特殊的只能現場隨機而變。

3、低層次的辟穀養生可吃點水果、蜂蜜之類的進行調節;高級的辟穀養生,或者是辟穀減肥,要根據不同的身體壯況,決定是全辟穀,還是半辟穀。

4、辟穀養生三天之後,或者更長的時間。高血壓患者,練習者要儘量避免長時間下蹲,如下蹲後應慢慢立起,睡在牀上也要慢慢的起來,不要急速爬起,過分劇烈的動作也要避免,以便造成體力不支,或者頭暈等現象

【辟穀期間如何服氣】辟穀期間怎麼服氣 第3張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